亚马逊推出平价自有食品品牌 全面进军低价市场
亚马逊以低价优势推出全新自有食品品牌"亚马逊杂货"(Amazon Grocery),正式进军低价食品市场。此举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体系,精准锁定注重性价比的消费群体。
整合双品牌 打造平价商品矩阵
当地时间10月1日,亚马逊宣布推出名为"亚马逊杂货"的新食品品牌。该品牌整合了原有的Amazon Fresh和Happy Belly两条产品线,主要涵盖乳制品、生鲜农产品、肉类等日常消费品类。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商品定价控制在5美元以下,消费者可通过线上渠道及亚马逊生鲜实体店购买。
战略转型:从收缩到扩张
新品牌的推出标志着亚马逊食品战略进入转型期。近期亚马逊对盈利能力低的零售渠道进行结构调整,例如上周决定关闭英国部分无人便利店"GO"和生鲜超市"Fresh"门店。同时在美国本土扩大生鲜食品当日达服务,强化电商基础。新品牌可视为线上线下融合战略的重要落子。
高通胀时代的消费洞察
亚马逊食品业务负责人杰森·布切尔表示,新品牌旨在让消费者无需在品质与预算间做取舍。在生活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重点提供"平价且可靠"的食品选择。这显然是为应对全球通胀压力,瞄准消费意愿萎缩的中低收入群体。
从试水到规模化
亚马逊的低价品牌实验并非首次。2024年9月曾试水类似概念的"亚马逊省钱购"(Amazon Saver),同样主打"价值消费"理念。但此次升级为通用性综合品牌,标志着从内部测试转向全面商业化运营。
行业洗牌加速
这一趋势可能对全球零售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大型零售商通过成本控制和配送效率提升价格竞争力,传统线下食品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虽然消费者选择更趋多元,但中小零售商的经营压力恐将持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