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与欧洲金融机构联手探索稳定币发行
包括美国银行、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和花旗集团在内的全球十大银行正在研究创建与七国集团货币挂钩的联合稳定币。这项于周五宣布的计划,标志着传统金融领域对基于区块链的结算和支付基础设施的测试进入新阶段。
跨国银行联盟形成
该联盟还包含三菱UFJ银行、巴克莱银行、道明银行、桑坦德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在联合声明中,这些银行表示该项目将研究:以1:1真实货币为支撑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能否在遵守现行法规的同时提升效率。
"该计划旨在探索行业级解决方案能否发挥数字资产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同时确保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参与银行在声明中强调。
投资者核心关注点
由银行联盟支持的G7稳定币,将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在监管框架内挑战Tether、Circle等加密原生发行方的首次重大协同行动。
监管态度谨慎 银行重返加密领域
在加密货币价格上涨和美国政治支持的双重推动下,稳定币再次成为全球金融焦点。前总统对数字资产的公开支持,重燃了机构对区块链项目的兴趣,扭转了2022年后行业放缓的趋势。
但监管机构仍持审慎态度。英格兰银行行长6月警告英国银行不要发行私人稳定币,指出其对货币稳定的风险。欧洲央行行长也警示私人发行代币可能干扰货币政策并割裂支付体系。
稳定币应用现状
目前稳定币主要应用于加密市场内部资金转移。据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近90%的稳定币活动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关,仅约6%用于现实世界支付。CoinGecko数据显示,约3100亿美元流通稳定币中,Tether占比达1790亿美元,市场仍由加密原生机构主导。
银行寻求合规替代方案
参与银行表示正与多国监管机构沟通评估。若成功,该项目将在公链上创建受监管的法币支持代币网络,每种代币与一种G7货币挂钩。这些代币将设计用于金融机构间及潜在客户间的结算支付。
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领域合规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明确。法国兴业银行今年通过数字资产部门发行首个银行系美元稳定币,但流通量仅3000万美元,市场接受度有限。
欧洲市场新动向
在欧洲,包括ING和UniCredit在内的九家银行8月宣布将成立专门公司发行欧元稳定币。这两项计划表明,随着代币化货币监管框架逐渐清晰,传统金融正协同抢占加密公司的市场份额。
投资者核心关注点
机构级稳定币可能改变跨境支付格局,但需克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去中介化的顾虑。
代币化存款与稳定币之争
尽管稳定币探索引人注目,部分银行高管认为代币化存款——现有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可能更具实用性。花旗集团CEO指出,对金融业数字化未来而言,代币化存款"可能比稳定币更重要",因其监管摩擦更小且与现有系统兼容。
多数代币化试点仍处概念验证阶段,进展慢于预期。但近期银行联盟的涌现,显示全球金融机构在以统一标准试验区块链结算机制方面重燃热情。
项目前景展望
美国银行、高盛、德意志银行等机构的联合行动,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公开探索稳定币发行的联盟。该项目能否最终落地,取决于监管批准及各方在治理架构、储备管理和网络设计上达成共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