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猫反弹是股市中的一个俚语,用来形容股票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出现的短暂回升。这种现象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华尔街,形象地表达了价格反弹往往只是暂时的,并不代表市场真正回暖。由于其出现的时机和幅度难以预测,投资者在遇到死猫反弹时需谨慎,避免误以为趋势已反转而做出冒进决策。
死猫反弹的历史
1985年12月7日,Chris Sherwell和Wong Sulong在《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死猫反弹这一术语。 他们用 "死猫反弹 "来描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股市重挫后的反弹。"尽管有证据表明昨天出现了小幅上涨,但这种上涨部分是技术性的,不要断定最近市场的下跌已经结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猫反弹'。" 这个短语在上世纪90年代被广泛使用。
了解死猫反弹
死猫反弹生动地描述了一种金融现象,即持续下跌的股票在没有合理原因的情况下突然有一段回升,然后继续其下跌趋势。这个短语总结于一句谚语:即使是一只死猫,如果它从足够高的地方掉下来也会反弹。
死猫反弹的价格形态可以作为有关交易的技术分析。在这种形态中,当前一段持续的跌势后,价格会出现反弹。一些短期和投机交易者可以从中获利,但这种现象发生时很难提前预测,如何把握好买卖时机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