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什么是经济“硬着陆”、“软着陆”?

2025-08-04 09:54:21
收藏

“着陆”一词最早源自航空领域,原本用于飞机、热气球等的降落,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经济“软着陆”指在经历一段增长后,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硬着陆”则是指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施的紧缩政策过度,导致经济快速下滑;“不着陆”则表示尽管采取了紧缩措施,经济仍然继续增长。通常,在经济过快增长导致严重通胀时,政府会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负增长,形成经济“着陆”。

什么是“硬着陆”、“软着陆”?

●硬着陆: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

●软着陆:如果一国较好地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地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

软着陆成功案例

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像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通常会进行干预。

因为当经济过热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美联储干预的方式是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务、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提高利率。这叫做紧缩性货币政策。

美联储在1965年、1984年和1994年的三段历史中实现了软着陆:

●1965年:1964年10月,联邦基金利率为3.4%,1966年11月为5.8%,但在此期间,失业率从5.1%下降至3.6%。

●1984年:1984年2月,联邦基金利率为9.6%,当年8月升至11.6%,但失业率从7.8%下降至7.5%。

●1994年:1993年12月联邦基金利率为3%,1995年4月为6%,但同期失业率从6.5%降至5.8%。

硬着陆案例

相反,若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导致通货紧缩、失业大幅增加、经济下滑严重,这就可以称之为“硬着陆”。

回顾历史,1958至2021年共有12次加息周期。除了上述3次加息没有引发经济衰退,其余均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

美国硬着陆的典型案例是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试图给正在经历投机性房地产泡沫的住宅房地产市场降温,这导致了大衰退。

什么是“不着陆”?

随着美国等地区的经济数据强于预期,经济“不着陆”的新选择也出现了。“不着陆”意味着美联储尽最大努力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抑制通胀,但经济仍在继续增长。

这是一个好结果吗?关键问题是它是否会带来更高的通货膨胀。

回到本质来看,美联储的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为了加息,而是彻底控制住通胀。因此,如果经济不着陆,将直接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还会再次加息。最终,美联储将被迫将利率提高到足以引发经济衰退,从而降低通胀的程度。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