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师解析:传统资金管理系统如何与数字流动性基础设施对接
游戏设计师兼加密分析师查德·斯坦格雷伯近期发表观点,系统化阐述了机构资金管理系统可能已在标准企业运营体系下与数字流动性基础设施实现对接。其分享的架构图涉及资金管理平台GTreasury和纽约梅隆银行,并提及RLUSD稳定币及底层价值层,暗示传统金融平台与新兴结算技术正深度融合。
企业资金工作流与系统架构
示意图显示,近期被收购的领先资金与风险管理系统(TRMS提供商GTreasury作为核心操作平台,企业通过该系统管理投资与结算活动。在该框架中,企业通过GTreasury发起交易指令、电汇请求和交易确认,这些操作随后被路由至作为托管与结算代理的纽约梅隆银行。外部银行仍参与现金转账流程,为交易注资或赎回时的资金流动提供支持。
斯坦格雷伯指出,尽管前端系统看似传统,但实际存在一个管理流动性与结算的附加操作层。这正涉及被描述为稳定价值工具和广义流动性网络的RLUSD。
RLUSD托管与结算机制
根据相关解读,当企业通过GTreasury执行现金操作时,纽约梅隆银行在后台承担RLUSD托管角色。据称结算通过该稳定币工具完成,而更广泛的底层基础设施支持跨资产流动性。这种交互对企业用户完全透明,用户仍通过标准资金模板和报告模块操作。
所示工作流包含研究报告、交易确认和交易历史的传递路径,表明该集成设计既兼容现有报告标准,又能实现更快的结算能力。
流动性网络的整合
文章进一步指出,独特的流动性网络支撑着跨机构资金流动。虽然没有图示细节,但分析认为该流动性层与实时价值转移相关,运作于传统银行通道之后。这意味着数字基础设施虽不对用户可见,却能实现机构资金的瞬时转移。
这种布局将各组件——GTreasury负责指令、纽约梅隆银行负责托管、外部银行负责现金结算、数字流动性通道负责执行——整合为统一的操作体系。
机构采用动态
斯坦格雷伯的概述反映出一种观点:企业财务系统正逐步与数字资产和代币化流动性对接,而无需改变现有工具。通过将RLUSD等稳定币嵌入托管和结算流程,机构可在保持传统资金工作流的同时实现实时流动性。
该模型强化了数字结算架构正在机构框架内发展的前提,其并非取代传统基础设施,而是与之协同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