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终止加密货币银行特别监管计划
美联储今日在华盛顿特区宣布,将终止2023年推出的针对参与加密货币及其他新型金融科技业务的美国银行的特别监管计划。根据发布的公告,该计划原本要求银行在提供加密托管、稳定币发行或代币化等服务前须事先通知美联储。现在,这些业务将重新纳入央行的常规监管流程。
监管升级推动决策调整
美联储表示,此举是基于对相关业务活动、风险特征及银行管理能力的深入认知。其在声明中强调:"基于已掌握的专业认知,委员会决定将这些活动的监管重新整合至标准监管程序,并撤销2023年设立该计划的监管函。"
特别监管计划的设立背景
该计划诞生于金融科技快速变革时期,监管机构试图跟上创新步伐。当时美联储指出,这些"新兴"业务可能引发现有监管框架尚未完全覆盖的法律问题和风险。计划旨在确保参与加密和金融科技业务的银行遵守严格规定并履行报告义务,但加密行业认为该计划实质上阻碍了银行服务加密企业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决定恰逢前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叫停所谓"不公平银行行为"后不久。该行政令针对监管机构被指利用指导文件及特殊计划,基于意识形态、宗教或政治因素限制银行与特定企业合作的行为。
"扼喉行动"终结与监管转向
公告提及备受争议的"扼喉行动"——批评者认为该行动旨在切断加密公司等合法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美联储终止特别监管计划被视为顺应这一政策转向的举措。
央行明确表示,加密资产托管等业务今后将适用与其他资产托管相同的监管标准。上月美联储与其他银行业监管机构联合声明,只要符合现行托管标准,银行可为客户持有数字资产。
政界与业界的积极回应
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在社交平台X发文称:"美联储宣布终止针对数字资产业务的定向监管,这标志着终结'扼喉行动2.0'的重大胜利。虽然仍有改进空间,但确实为加密领域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今年初就任监管副主席的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多次呼吁,监管机构应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对银行体系创新保持开放态度"。
美联储董事会表示,通过两年来的监管实践,现已具备通过常规渠道有效监管加密及金融科技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