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星州立法者推动加密ATM监管法案
美国威斯康星州立法者近日在州参议院提交了一项新法案,作为对早前众议院提案的配套措施,旨在遏制通过加密货币自动柜员机发生的欺诈行为。参议员凯尔达·罗伊斯与其他六位民主党代表于8月11日共同提交了第386号参议院法案,该法案与众议员瑞安·斯波德于7月31日提出的第384号众议院法案内容完全一致。
监管核心内容
根据提案要求,加密货币ATM或自助服务终端运营商需取得货币传输许可证方可开展业务,同时必须收集用户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地址及电子邮箱。运营商还需在每笔交易中验证客户身份,并设置每日1000美元的交易限额。
法案特别规定,必须在设备正面"客户可视范围内"张贴欺诈风险警示标签。若交易涉及诈骗行为,或在30天内经执法部门确认交易性质存疑,运营商需全额赔偿客户损失。
费用限制与全球监管趋势
针对加密货币ATM普遍高于线上交易所的手续费问题,提案建议设置收费上限:固定5美元或交易金额的3%(以较高者为准)。
全球范围内,加密ATM正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新西兰于7月17日以反洗钱为由全面禁止该类设备;英国监管机构同期在伦敦查获7台设备并逮捕两名涉嫌非法经营的嫌疑人。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格罗斯波因特法姆斯镇虽未安装加密ATM,仍先行通过了相关监管条例。
金融犯罪警示
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于8月4日向金融机构发布通告,要求重点监控通过加密ATM进行的可疑交易。该机构指出,诈骗分子常伪装成银行职员或技术人员,老年人群体尤其容易成为目标。据调查,加密ATM涉及的非法活动主要包括欺诈、网络犯罪和毒品交易三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