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新稳定币需从零开始构建跨链能力

2025-08-11 23:55:56
收藏

稳定币已不再是边缘化代币,它们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最成熟的产品类别之一。如今,稳定币在数字金融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支付等领域提供结算支持。2025年,全球稳定币供应量预计将达到约2730亿美元,占加密货币总市值3.8万亿美元的7%-7.5%,成为流动性供给的重要来源。

发行规模决定市场天花板

全球总可寻址市场(TAM)分析显示,目前市场存在两大主导者:

  • USDT(泰达币):市值约1640亿美元,占稳定币市场份额60%
  • USDC(Circle):市值约640亿美元,市场份额约25%

两者合计占据稳定币市场85%的份额,这种双头垄断格局的形成源于机构采用、监管合规,但最关键的是其发行策略。USDT和USDC没有选择单一区块链,而是实现了全链覆盖——从以太坊到波场、Solana、Polygon、雪崩协议等主流公链均有部署。

流动性碎片化困境

当头部稳定币高歌猛进时,其他项目却面临截然不同的境遇。新兴稳定币项目大多局限于单链生态(如Base、Solana、Optimism等),虽然它们通常能做好基础工作:合规出入金、抵押品管理、价格锚定等,但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流动性分发却始终是短板。

即使某个新稳定币获得市场认可,其发展上限仍受限于所在区块链的规模。缺乏跨链功能导致这些项目很快触及增长天花板。制约其规模扩张的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用户使用体验的局限性。虽然跨链桥和封装资产能部分解决问题,但这些方案存在操作繁琐、中心化、资本效率低下等缺陷。

核心结论:如果无法实现自由流通,即便开发出技术完善、合规抵押的稳定币也难言成功。

统一跨链流动性解决方案

Avail Nexus提供跨链资产协调层,通过多链流动性路由系统,使稳定币能在保持流动性统一的前提下实现规模扩张。这意味着稳定币可以:

  • 在网络和应用间无缝流转
  • 触达更广泛用户群体,提升总可寻址市场

该方案使稳定币获得原生多链特性,无需在各链重复部署智能合约。更重要的是,它能在避免流动性碎片化的前提下拓展市场,也无需新建资金池。

1%市场份额的乘数效应

假设2025年推出新稳定币"MyUSD":

方案A:单链部署(以Base链为例)
Base链稳定币总市值约41亿美元,其中USDC占比89%。若MyUSD能占据Base链10%市场份额(约4.1亿美元),这已是极乐观的预期。但问题在于:Base仅占全球稳定币流动性的1%-2%,即便完全占领该链市场,发展空间仍然有限。

方案B:通过Avail Nexus实现跨链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2730亿美元。仅获取1%市场份额就意味着27.3亿美元流通量:
- 是Base链10%份额的6.5倍
- 是以太坊主网1%份额的2.9倍
通过跨链分发,项目用户群、协议效用和整合范围都将突破单链限制。

开发者核心启示

  • 单链部署会将稳定币局限在极小市场范围
  • 流动性碎片化是首要风险和瓶颈
  • USDT和USDC的成功印证了全链布局的价值
  • 利用Avail Nexus等工具可指数级扩大资本触达范围

全球1%的市场份额(27.3亿美元)已是Base链10%份额的6.5倍。突破1%后的想象空间将更加广阔。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