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link与GLEIF为链上金融注入身份验证新维度
打通全球加密市场的合规与资金流动
Chainlink与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基金会(GLEIF)的vLEI技术整合,将可信身份信息嵌入代币化资产,实现了合规验证与资产溯源功能。该解决方案通过链上合法性证明,助力稳定币发行商满足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美国《金融数据透明法案》(FDTA)等监管框架要求。
托管机构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现可不共享客户数据即完成《旅行规则》核查,在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间取得平衡。银行等金融机构则获得了贯穿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身份管理、密钥恢复选项及自动化合规工具,为全球加密市场运作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机构级数字资产应用的关键突破
长期以来,机构采用数字资产面临核心障碍——如何在链上建立可信身份体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稳定币发行方亟需既能验证交易对手身份、执行合规要求,又不损害用户隐私的技术方案。2025年10月1日,Chainlink与GLEIF联合发布的解决方案正为此而生。
通过将可验证组织身份嵌入智能合约与数字钱包,该技术有望推动代币化金融进入新阶段。这种合作或将重塑跨司法管辖区内的合规管理、资产溯源及数字信任体系。
技术架构与核心优势
据披露,该方案融合了Chainlink的跨链身份协议(CCID)、自动化合规引擎(ACE)与GLEIF的可验证法人实体识别码(vLEI)系统。三大技术组件使机构能够将经过验证的身份数据植入代币化资产、智能合约及数字钱包。
Chainlink在技术声明中强调,该框架支持编程化验证资产来源、自动执行合规规则,并在私钥丢失时恢复资产访问权限,有效解决了机构对交易对手风险和运营安全的顾虑。
稳定币监管合规的示范案例
稳定币发行成为该方案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在合约层嵌入身份验证机制,发行方可证明其稳定币的合法地位,使有真实储备支持的稳定币与欺诈性仿制品区隔开来。这符合多国即将实施的监管要求,包括欧盟MiCA法案和美国金融数据透明化法案。
GLEIF特别指出,该方案在满足全球监管框架的同时保障了数据隐私。托管服务商可验证是否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旅行规则》等要求,而无需暴露客户敏感信息。
推动万亿美元级机构资金入场
此次合作旨在加速机构资金进入数字资产市场。Chainlink表示,消除身份验证障碍将为数百万亿美元规模的机构资金逐步流向链上铺平道路。
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从此可发行具备全程可溯源特性的代币化资产。企业用户则通过协议内建的基于角色的控制机制,获得对受损合约的恢复选项。GLEIF认为,在基础设施层集成可信身份,将使代币化平台在监管明晰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监管机构而言,该体系提供了透明的身份核验方案,且不破坏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这标志着行业将信任机制直接植入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共同愿景——在新型法律框架下,Chainlink与GLEIF的合作提供了技术创新与合规要求协同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