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时隔三年暴涨945倍……Solana与Base引领的“代币工厂化”时代

2025-08-02 06:15:52
收藏

加密货币代币数量三年激增近千倍

2022年全球仅有约2万个加密货币代币,而短短三年后,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890万枚。这种异常现象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源于Solana(SOL)、Base、币安智能链(BSC)等少数高性能公链推动的代币工厂化趋势。

天文数字背后的价值质疑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球上市的数字资产数量已达1890万种,较2022年初的2万种增长945倍。尽管数量呈几何级暴涨,但这些代币的价值是否真正分散却值得商榷。绝大多数代币在交易量、流动性和用户基数方面都缺乏实质性存在感。

三大平台主导代币爆发潮

Solana占据90%市场份额

在这场爆发式增长中,三个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其中Solana(SOL)以约占90%的新代币份额稳居榜首。特别是随着"Pump.fun"等零代码生成工具的普及,代币发行成本已降至"几十元"水平,开启了人人都能创建社区币的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Pump.fun已发行约870万枚SPL代币,短短四个月内又增长31%至1140万枚。

Base与BSC分庭抗礼

排名第二的Base平台在开放一年内就涌现出840万枚可替代代币。其快速发展得益于与Coinbase支持的创作者工具"Zora"的深度整合。值得注意的是,以内容型代币为代表的"内容币"日发行量近期甚至超越Solana。而曾经作为低成本发行模式先驱的BSC(BNB)依然保持重要地位,当前BEP-20代币合约地址数量已突破470万个,仍是项目方大规模发币的主要通道。

流动性危机与市场分化

这种代币泛滥现象背后隐藏着严峻问题。目前大多数新代币的流动性几近归零:2021年单个代币的平均稳定币流动性约为250万韩元,而到2025年初已暴跌97%至76万韩元。这意味着大量缺乏实际需求的代币要么成为仅限极少数用户交易的"僵尸币",要么沦为投机工具。

市场价值分布呈现明显分化: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等成熟生态持续吸引资金流入,而其他代币则陷入"长尾风险"的困境。行业专家指出,当前仅靠发行代币已难以获得市场关注,可持续的应用场景、社区生态和盈利模式成为必要条件。虽然发行门槛大幅降低,但最终能存活的项目注定凤毛麟角。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