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Usd.ai:基于AI硬件金融化的稳定币实验》

2025-09-19 17:55:45
收藏

USD.ai:基于AI硬件金融化的稳定币实验

USD.ai创新性地采用双代币模型:USDai保持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性,而sUSDai则通过AI硬件贷款和美国国债获取收益。该项目通过CALIBER框架将GPU转化为链上抵押品,既为AI公司开辟新融资渠道,又深度融入Curve和Pendle等DeFi生态。尽管其总锁仓价值(TVL)已迅速突破2.5亿美元,但长期成功仍取决于借款人采用率、监管明晰度以及协议管理抵押品与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新入局者的野心

在长期由巨头主导的加密市场,稳定币领域似乎难有创新空间。然而2024年,纽约团队Permian Labs提出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硬件结合的颠覆性构想——通过将AI行业核心资源GPU转化为链上抵押品,由此诞生了USD.ai项目。

项目核心人物David Choi出身传统金融领域,曾就职于德意志银行投行部,后创立NFT借贷平台MetaStreet。他洞察到:如果区块链能将数字资产代币化,为何不将实体硬件纳入系统?GPU作为AI公司最关键却融资受限的资源,与将储备资产转化为流通性的稳定币特性形成完美互补。

市场迅速给出积极响应。2025年8月,USD.ai完成由Framework Ventures领投的1340万美元融资,Dragonfly、Arbitrum Foundation等机构跟投。协议上线一个月内TVL即突破2.5亿美元,在看似饱和的市场开辟出新赛道。

技术架构设计

USD.ai采用双层系统设计分离稳定性与收益:基础层USDai与美元1:1锚定,作为无风险资产;质押USDai可获得sUSDai,承担风险但享受协议6-8%的年化收益。这种结构同时满足了保守型持有者和收益追求者的需求。

真正的创新在于抵押品机制。通过CALIBER框架,AI公司可将GPU硬件代币化为NFT作为贷款抵押,并设置贷款价值比、保险及清算机制。闲置资金则配置于美国国债等低风险工具确保流动性。同时,USDai已接入Arbitrum上的Curve流动性池,sUSDai可存入Pendle进行收益拆分,实现与现有DeFi生态的深度融合。

但该设计仍存在挑战:GPU随芯片迭代快速贬值,链下法律执行流程复杂,清算机制相比代币资产更为繁琐。这些现实约束使得协议表现仍高度依赖线下执行。

风险与挑战

高速发展背后潜藏多重考验:当前大部分存款尚未实际贷予AI公司,主要配置于国债市场,若长期失衡将弱化核心叙事。QEV赎回队列机制虽能缓冲大规模提现,但危机中的信任维系仍是未知数。GPU价值暴跌可能导致清算不足,而跨境硬件抵押的法律执行差异更增添复杂性。

监管层面同样存在变数。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业务本质可能触发银行牌照要求,国债配置或将带来更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Allo Game奖励计划虽通过游戏化代币分配吸引大量用户,但过度依赖短期激励可能造成需求波动。

未来展望与参与路径

尽管存在风险,USD.ai仍为现实世界资产(RWA)赛道开辟了新方向。其长期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条件:AI公司借款需求的实质性增长,以及合规透明度的持续提升。

普通用户可通过简单步骤参与:存入USDC/USDT铸造USDai作为稳定价值储存,或质押获取sUSDai追求收益(当前年化6-8%)。进阶用户可将sUSDai部署至Pendle等协议进行收益优化。这种设计既保留了稳定币的安全属性,又为风险承受者提供了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通道。

在稳定币创新停滞的市场环境下,USD.ai重新点燃了行业想象力。无论其最终成为加密与AI的持久桥梁,或仅是短暂实验,都已拓展了稳定币的价值边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