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能否实现大规模普及并吸引十亿用户?
Web3能否实现大规模普及并吸引十亿用户?这是目前大多数Web3忠实支持者正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在评估开发者是否需要为用户在链上进行的每一项操作(如支付gas费)抽象化复杂性。
让我们退一步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互联网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90年代的静态Web1,引入在线通信互动性的Web2,以及最近的Web3,即互联网用户完全控制其数字共享数据的时代。尽管互联网的这些阶段都标志着重大进步,但人们不禁注意到,与早期的迭代(尤其是Web2)相比,Web3在普及方面遇到了困难。
为了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仅以Web2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为例,其全球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1亿。与此同时,整个Web3生态系统仍在努力突破500亿用户大关。这种普及差异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是DeFi或链上操作的gas费要求。既然可以坚持使用基本上免费的Web2平台,为什么还要付费使用Web3生态系统呢?
Web3普及中的Gas费障碍
在深入探讨gas费如何影响Web3活动并可能阻碍其普及之前,有必要强调这一概念的工作原理,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如何推动区块链经济的。
Gas费是区块链用户为执行链上操作(如交换代币、参与收益农场或铸造NFT)而需支付的交易费用。这些费用作为对维护网络安全的矿工或验证者的补偿。尽管gas费起着基础性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这在2021年DeFi和NFT热潮的高峰期尤为明显,当时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以太坊区块链上的gas费在某些情况下飙升至每笔交易300美元。值得注意的场合包括ENS域名抢注(300美元以上)、SHIB代币在Uniswap上市(300美元以上)以及2020年8月的Yam Finance启动(200美元以上)。
虽然成本似乎是这里唯一的问题,但事实远非如此。许多潜在的Web3用户尚未加入,仅仅是因为gas费太复杂,难以理解、计算甚至执行。例如,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执行一笔简单的交易需要支付两种类型的gas费:允许智能合约花费代币的批准gas费,以及与实际交易相关的执行gas费。
对于习惯与DeFi互动的加密原生用户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习惯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或TikTok等平台的“下一个十亿用户”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或具备深厚的技术知识。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一些Web3创新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正在构建更用户友好的生态系统,以抽象化gas费复杂性,以及其他问题,如设备兼容性、签名和互操作性。本文的下一部分将重点介绍一个领先的Layer 1示例,该示例已经部署了通用链抽象基础设施,为终端用户抽象化加密复杂性。
XION:灵活的支付和无Gas交易
XION是第一个无钱包的Layer 1区块链,专门设计用于支持数字资产的主流采用。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在gas费方面,这个特定的区块链与以太坊或Solana等有何不同?
XION在协议级别嵌入了关键的区块链功能,从而使用户更容易在生态系统中导航,而无需担心如何使用私钥登录或执行gas费。与Web2平台类似,开发者可以在XION上构建用户友好的DApp,消除对私钥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这个Layer 1区块链具有参数化费用层,引入了灵活支付或无Gas交易的方面。因此,Web3用户无需为链上的最轻微操作不断改进或计算gas费。值得一提的是,XION是第一个符合欧盟Title II的Layer 1区块链,最近发布了《加密资产市场》(MiCA)白皮书。
虽然与更成熟的参与者相比,XION相对较新,但这是生态系统中少数似乎得到正确反馈的创新之一。Web3已经足够复杂,不应为潜在用户增加更多障碍;生态系统需要的是抽象化这些技术流程的创新,使任何人都能像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一样无缝使用Web3 DApp。
结论
尽管Web3生态系统在普及方面可能落后于Web2或AI,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主张有所减弱。一旦利益相关者解决了现有的障碍,特别是gas费等痛点,该领域很可能会见证活跃用户数量的增加。有两点需要注意:没有人想要复杂的用户体验,目前感觉为最简单的微任务(如链上通信)付费并不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