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疲软推动欧洲交易者重新思考加密资产配置
仅2025年上半年,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就下跌约11%,创下197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年中跌幅。这种下跌趋势使欧元区交易者面临隐性成本——即使以美元计价的加密货币价格保持稳定,转回欧元的货币兑换仍可能侵蚀收益。这一转变正促使更多市场参与者采用本币交易,而非依赖美元结算。
欧元计价交易偏好增强
在欧洲交易所,欧元计价的加密货币交易对正获得更多关注。Kaiko数据显示,ETH/EUR市场的流动性在过去一年翻倍,而美元Tether交易对的交易量正逐步下降。对许多投资者而言,这种转变是为了减少汇率波动风险,而非进行货币投机。
该策略具有简单优势:保持欧元交易和持仓可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使本币利润更具可预测性。
欧元稳定币加速崛起
伴随交易模式转变,欧元稳定币需求正快速增长。尽管其市场份额仍小于美元稳定币,但增长势头显著。Circle的EURC和Stasis的EURS今年市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推动欧元稳定币总供应量接近6亿美元关口。
对企业和机构而言,这些资产提供了在链上保值且不暴露于美元风险的实际解决方案。若当前货币趋势持续,2026年前欧元稳定币采用规模很可能突破10亿美元。
美元主导地位面临挑战
尽管欧元影响力扩大,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在加密领域的作用远未结束。美元稳定币仍占据全球流动性主导地位,在25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中占多数。其规模优势、交易所整合度以及美国国债背书,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根深蒂固。
然而欧元资产的稳步增长预示着更多元化的未来。随着欧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交易者寻求规避货币风险,加密货币基础的权力格局可能开始缓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