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与金融科技行业联合呼吁数据自主权
多家行业协会近日向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提交联名信,敦促该机构尽快出台法规,明确个人(而非银行)对自身财务数据的控制权。区块链协会、加密创新委员会以及金融科技协会、美国金融科技理事会等组织共同签署了这封措辞强烈的信函。信中强调:开放银行制度应服务于消费者权益,而非保护传统金融机构的利益。
数据所有权之争
这场争论聚焦于《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3条项下的《个人财务数据权利规则》,该规则规定了消费者如何与第三方服务共享财务信息。联名机构要求CFPB将一项基本原则写入法律——美国公民有权自由共享数据至任何授权平台,无论是银行应用程序还是加密钱包。
信函同时要求维持数据访问费用的禁令,称此类收费是"对市场竞争的破坏"。签署方指出,若银行试图对通过API连接的金融科技公司收费,将"扼杀创新并限制消费者选择权"。
目前已有超1亿美国人使用开放银行服务进行交易、储蓄和支付。但联名信警告称,这些用户正面临行业倒退的风险:"大型银行正试图瓦解开放银行制度以维持其垄断地位"。
CFPB推进遭遇大银行阻力
开放银行制度于2022年首次提出,2024年10月正式确立,旨在通过标准化API让消费者安全共享账户数据。该模式已在英国、巴西和欧盟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美国银行业对此强烈抵制。在法规生效当天,代表富国银行、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银行政策研究所立即提起诉讼,声称该规则会使银行面临网络安全风险和不公平的合规成本。
抵制行动仍在持续。今年早些时候,彭博社报道披露摩根大通计划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数据访问费用——联名机构认为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CFPB的开放银行愿景。
加密行业反对金融守门人制度
此次致信CFPB是数字资产倡导者对抗"银行人为设置障碍"的系列行动之一。今年夏季,金融科技和加密行业高管还直接向美国总统发出警告,指控美国银行故意拖延改革并通过数据访问费遏制创新。
截至8月,已有80余家领先加密和金融科技公司高管签署第二封联名信,敦促白宫阻止银行收取数据访问费用。Gemini联合创始人泰勒·温克莱沃斯在社交媒体发声:
"银行企图阉割《开放银行规则》(1033条),从而对你们的财务数据征税和控制,剥夺你们自主选择服务的自由。这将重创美国加密与金融创新行业。"
公众意见征集进入倒计时
CFPB针对该规则的评议期即将结束。待最终确定后,开放银行框架将定义下一代数字金融的运作方式——连接传统银行系统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加密交易应用及AI驱动的金融工具。
这关乎重大利害关系:金融科技公司警告称,若监管机构向银行压力妥协,美国可能在数据创新领域落后于全球同行;而若规则坚定实施,将重塑数百万美国人的金融接入方式,使开放银行成为金融科技与加密革命的双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