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官员警示稳定币新规加剧诈骗风险
据中国财经媒体8月18日报道,香港证监会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指出,随着本地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推出,市场诈骗风险显著上升。她呼吁投资者保持警惕,避免因市场炒作或价格波动做出非理性投资决策。
新规实施引发市场波动
梁凤仪的发言源于8月1日香港稳定币新规生效当日,多家相关企业股价出现两位数跌幅。分析师当时认为这是健康调整,因为新规对发行方的要求比预期更为严格。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仅通过披露申请稳定币牌照计划就推动股价上涨。这种现象引起监管机构高度关注。
监管部门联合发声
上周四,香港证监会与金融管理局就稳定币相关市场异动发表联合声明。监管机构特别指出,近期市场波动似乎与企业公告、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推测等关于牌照申请计划的信息高度相关。
证监会强调将持续监控市场交易,对任何可能损害市场公正性的操纵或欺诈行为采取严厉措施。
香港加密监管持续强化
此次警示正值《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之际,该条例于8月1日实施并设置六个月过渡期。新规明确规定,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或推广未获许可的法币挂钩稳定币将构成刑事犯罪。
此前,香港当局已完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并建立专门的公开牌照登记系统。上周证监会还立即生效了加密货币托管标准指引,提出全面的安全要求,包括禁止冷钱包实施方案中使用智能合约——这一规定可能与多家领先企业的现行做法存在冲突。
监管态势日趋严格
这些举措显示香港正将加密货币监管置于优先地位。观察人士指出,监管机构正通过渐进式立法构建全面的数字资产监管体系,在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