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Metaplanet股票:受回购计划与比特币战略推动,股价飙升10%

2025-10-28 22:09:47
收藏

Metaplanet宣布5亿美元信贷额度及股票回购计划

这家东京上市公司通常被称为“亚洲战略”,以反映MicroStrategy以比特币为重点的方法,确认建立5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和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

*关于建立股票回购计划的通知*pic.twitter.com/GBNY8fJfv4— Metaplanet Inc. (@Metaplanet_JP)2025年10月28日

公告发布的时间恰逢比特币稳步回升至114,000美元上方。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在过去一周上涨了4.6%,提振了投资比特币财资公司的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旨在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的资本配置政策

Metaplanet董事会于10月28日批准了资本配置计划,重点关注可持续增长和股东价值创造。新政策围绕三个关键原则建立:通过永久优先股提高BTC收益率、当公司修改后的资产净值(mNAV)低于1时暂停发行普通股,以及执行股票回购以提高资本效率。

该公司指出,该战略反映了其致力于在优化国债绩效的同时保持股权和比特币持有量之间健康平衡的承诺。这一决定是在一段动荡时期之后做出的,当时Metaplanet的企业价值暂时跌破其比特币储备,因为BTC价格在102,000美元至114,000美元之间波动。

渣打银行警告空头比特币价格可能永远保持在100,000美元以上



股票回购计划目标是1.5亿股

为了加强股东回报,Metaplanet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直到2026年10月29日。该公司计划使用多种资金来源回购多达1.5亿股股票,包括现金储备、优先股发行和新批准的信贷额度。

首席执行官Simon Gerovich强调,回购计划将"提高资本效率并加强BTC收益的产生"。他补充说,5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将使Metaplanet能够灵活地进行额外的比特币收购和对BTC创收业务的投资。



Metaplanet的比特币持有量和市场表现

Metaplanet目前持有30,823枚BTC,价值约35亿美元。今年迄今,该公司的BTC收益率高达496.4%,mNAV为1.05,未实现利润接近2.81亿美元。

该公司在达到年度收购目标后暂时暂停了新的比特币购买,但重申了到2027年拥有210,000 BTC的长期目标。这样的目标将使Metaplanet在规模和影响力上与MicroStrategy和其他全球比特币金库直接竞争。



股票表现表明投资者信心重振

Metaplanet股价周二攀升至519日元,随后出现温和获利回吐,盘中交易价格在464至541日元之间。成交量激增至7500万股以上,远超平均4900万股。活动的激增凸显了市场对该公司比特币驱动的商业模式的信心。


该股目前在一周内上涨了25%以上,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了约53%。日线图上的技术指标显示出潜在的复苏趋势,RSI在45附近反弹,MACD显示出看涨交叉势头的早期迹象。



比特币价格势头提振企业国债

比特币的反弹一直是Metaplanet等加密货币相关股票的关键催化剂。全球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价格约为114,488美元,总市值为2.28万亿美元。

比特币价格的最新上涨恰逢周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以及周四美国备受期待的会晤之前的乐观情绪日益增强——预计这些事件将影响更广泛的市场情绪。



Metaplanet的长期愿景

作为最早采用以比特币为中心的资产负债表策略的亚洲公司之一,Metaplanet继续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资产资金管理领域的先驱。其最新的资本政策、股票回购计划以及获得新的信贷资源表明,其有意转向建立长期股东价值,同时保持对比特币的战略敞口。

随着BTC交易价格接近历史新高和机构采用加速,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Metaplanet大胆的新方法是否能使其成为亚洲领先的比特币金库,并成为全球企业数字资产整合的决定性典范。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