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Mask新增永续交易与MASK代币,向DeFi超级钱包进化
MetaMask这款月活超3000万的自托管加密钱包正经历双重变革。代码更新显示其可能通过与Hyperliquid合作集成永续期货交易功能,同时Consensys已确认将推出原生MASK代币。这些举措共同推动MetaMask超越钱包基础功能,向全方位的DeFi"超级钱包"转型。
Hyperliquid技术赋能高速永续交易
GitHub代码库披露了"永续合约"交易界面、USDC存款流程及实时Gas费追踪功能。用户可直接在钱包内完成资金划转、滑点监控及交易确认,在保留去中心化控制的同时,获得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流畅体验。Hyperliquid构建的基础设施是该功能的核心支撑,其HyperEVM技术既能维持透明订单簿,又可实现每秒20万笔交易处理。
数据显示,该平台8月交易量达3980亿美元,创收1.06亿美元。据DefiLlama统计,当前去中心化永续合约总交易量约2.57万亿美元,其中Hyperliquid占据近70%市场份额。
MASK代币开启治理与生态扩张
Consensys首席执行官Joseph Lubin本周证实MASK代币"将比预期更早推出",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猜测后,项目终于迎来最明确的发行信号。该代币将兼具治理与激励功能,使用户能参与MetaMask未来发展决策,推动部分基础设施去中心化。
拥有衍生品交易与原生代币的钱包可能引起金融监管机构关注。中心化交易所的杠杆产品通常受到严格监管,MetaMask或将面临同类合规挑战。不过其自托管设计已建立基础风控框架,永续交易与治理代币的加入,将进一步降低用户对中心化平台的依赖。
构建Web3基础设施层
MetaMask近年持续扩展产品矩阵:与万事达卡和Baanx合作推出加密借记卡;8月提案发布基于Stripe支付网络的稳定币MetaMask USD(mmUSD);同期上线社交登录功能,支持通过谷歌/苹果账户创建钱包且不牺牲资产控制权。
这些演变清晰表明:MetaMask不再只是通往dApp的桥梁,而是将自己重塑为综合性DeFi平台。随着衍生品、稳定币、社交登录和支付卡等功能的叠加,配合MASK代币的治理机制,它正转型为Web3时代的金融枢纽。虽然发展前景明确,但这个快速崛起的"超级钱包"将如何应对监管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和用户的反应,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