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密监管趋严 Tokenize交易所宣布退出
多年来,新加坡被视为加密货币的友好港湾,创新与监管在此和谐共存。但对Tokenize交易所而言,这一梦想已然破灭。在未能成功申请新加坡加密货币牌照后,该交易所宣布将于2025年9月30日前终止在当地的业务。
这一决定对其本地用户和员工造成沉重打击,也标志着新加坡曾经开放的加密货币环境正在收紧。牌照申请被拒不仅是一次行政挫折,更是行业的转折点。
新加坡金管局强化监管
Tokenize申请被拒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政策转向密切相关。今年6月,MAS要求所有面向海外用户的加密企业必须在6月30日前取得新加坡加密货币牌照,否则停止运营。
新加坡金管局发言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数字资产领域的安全稳定。相关企业必须符合我们的风险管控框架。"
Tokenize未能达到这一标准。继Bybit和Bitget之后,该交易所成为又一家撤离新加坡的加密企业,前两家公司已转向香港和迪布发展。
退出时间表与用户提现
Tokenize制定了详细的退出计划,所有交易服务将于2025年9月30日前终止。用户提现工作已陆续展开。
根据7月18日午夜的系统快照,提现将按以下阶段进行:
资产规模(新元) | 提现开放时间
10,000元以下 | 7月17日已启动
10万-99,999元 | 8月1日启动
100万元以上 | 9月1日启动
最终截止日期 | 9月30日
业务影响与人员裁减
退出不仅是业务调整,更关乎人员安置。Tokenize已确认将裁撤全部15名新加坡员工。
Tokenize创始人洪启裕表示:"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必须向前看。我们正在为员工安排后续工作。"
目前该交易所正申请马来西亚纳闽金融特区的牌照,并准备向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提交申请。
监管转向下的行业变局
Tokenize的退出凸显新加坡监管环境的变化。这个曾被誉为全球加密货币枢纽的城市国家,正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达标。随着新加坡加密货币牌照的获取难度加大,加密企业正用脚投票。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MAS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会培育更安全的加密市场,还是将创新驱往他处?
常见问题
1. Tokenize为何退出新加坡?
因未获得新加坡加密货币运营牌照。
2. 何时全面停止运营?
2025年9月30日前终止所有业务。
3. 下一步发展计划?
将迁至马来西亚纳闵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
4. 新加坡用户如何处置资产?
正按资产规模分阶段开放提现。
5. MAS对加密交易所的立场?
要求所有运营者必须取得完整牌照。
术语解释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新加坡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
新加坡加密货币牌照:合法开展加密服务所需的数字支付代币许可证。
ADGM:阿布扎比全球市场,提供加密友好政策的金融自贸区。
纳闽:马来西亚离岸金融中心,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灵活牌照。
Tokenize交易所:2018年起在新加坡运营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