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交会委员批评流动性质押指引缺乏全面考量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卡罗琳·克伦肖近日对工作人员发布的流动性质押指引提出批评,警告该文件未能充分反映该业务的复杂性。
监管立场引发争议
8月5日,SEC公司金融部门声称某些流动性质押安排(特别是涉及接收代币的协议)不受证券法规约束。但克伦肖委员提出异议,认为这份声明非但没有厘清法律适用问题,反而造成了更多混淆。
"与近期其他工作人员声明类似,今天的声明非但没有澄清法律环境,反而使水变得更浑。"克伦肖指出该立场存在两大缺陷:首先,指引基于一系列关于流动性质押运作方式的可疑假设;其次,工作人员的法律结论附带大量免责条款,这对试图确保合规的企业缺乏参考价值。
适用范围存疑
她特别强调,任何不符合文件所述具体条件的质押活动都将超出其适用范围。因此,该指引难以为从事质押相关服务的机构提供有效保护或明确方向。
克伦肖还提醒投资者注意,这份指引仅代表工作人员观点,并非SEC委员会的正式立场。在她看来,此类文件本应作为风险提示而非监管定论发布。
前官员警示系统性风险
曾在SEC主席加里·根斯勒麾下担任幕僚长的阿曼达·费舍尔更进一步,将流动性质押与导致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的高风险金融操作相提并论。
费舍尔在社交媒体发文警告,流动性质押可能使加密市场面临连锁崩溃风险。她解释称,该机制允许用户存入数字资产后获得合成代币,这些代币可被重复使用以获取额外收益。
这位前SEC官员指出,这种模式与雷曼重复利用客户资产支持高风险交易如出一辙。若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流动性质押可能重蹈相同覆辙。她还特别强调了依赖代币发行商的风险、解除质押可能面临的长期延迟,以及技术故障或黑客攻击的威胁。这些因素叠加可能放大整个加密行业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