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Mutuum Finance (MUTM) 被誉为下一个 Solana (SOL) 和 Cardano (ADA),有望成为领先的 DeFi 借贷平台

2025-03-28 00:13:29
收藏

Mutuum Finance (MUTM):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新星

Mutuum Finance (MUTM)作为一种新兴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凭借其创新的借贷解决方案,已被拿来与Solana (SOL)和Cardano (ADA)等区域巨头相提并论。目前,该项目正处于11阶段预售的第3阶段,已从7200多名投资者处筹集了540万美元。第3阶段的价格仅为0.02美元,是入场的最佳时机,现80%的额度已售罄,而所有人都在等待第4阶段的到来,届时代币价格将从0.02美元上涨至0.025美元,涨幅达25%。对于早期参与者而言,项目上线后有望获得200%的收益,Mutuum Finance (MUTM)正成为精明投资者追逐指数级增长的焦点。

预售势头加速

第3阶段的快速受捧凸显了市场对Mutuum Finance (MUTM)模式的信心日益增强。预售投资者在第4阶段启动后即可获得25%的收益,而预测者预计项目正式上线后,其势头将更加强劲。凭借平台独特的"买入-分配"机制——即用部分协议收入从市场回购MUTM并重新分配给质押者——这种增长势头得以持续。这一机制不仅维持了市场需求,防止抛售,还让长期持有者获得回报。

结合其超额抵押贷款系统(借款人必须存入超过贷款价值的资产),Mutuum Finance (MUTM)在投机盛行的加密货币市场中开辟了更加稳定的天地。这种机制推动了对项目上线后可能飙升至1.50美元的预测,这意味着第3阶段参与者可能获得7400%的回报。

以实际效用为支撑的代币经济

Mutuum Finance (MUTM)具有真实的市场金融效用。用户可以存入ETH或稳定币等加密货币,获得可产生利息的mtToken(如mtETH),这些代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值。这些代币可以在DeFi平台之间转移,创造更高的流动性并提供被动收入。同时,出借方根据资金池利用率获得动态收益,而借贷方通过点对点协商获得低抵押贷款,这种模式甚至延伸到模因币等小众资产。因此,它在多重借贷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传统借贷的重要角色,为MUTM作为收益生成渠道和去中心化流动性的基础铺平了道路。

聚焦安全与可扩展性

Mutuum Finance (MUTM)团队正在准备由Certik进行智能合约审计,这一举措旨在建立投资者与交易所之间的信任。审计的最终结果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届时平台抵御攻击的能力将为投资者所知。

项目团队正在开发一种超额抵押的稳定币,该稳定币依靠用户存款来稳定生态系统。这种方法与MakerDAO类似,但更加去中心化,将为系统带来稳定性。项目的创新精神与其降低风险的目标相一致,这在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中是一项难得的成就。

把握预售窗口

第3阶段正在逐步关闭,想要以当前0.02美元价格入场的投资者愈发紧迫。随着第4阶段价格即将上涨,任何延迟都可能错过25%的预售涨幅,以及项目上线后预期的指数级增长。

许多早期参与者的持币价值已经比之前阶段翻了一番,随着Mutuum Finance (MUTM)准备全面进入主流市场,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该项目将借贷功能、代币经济学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使其有望超越竞争对手,就像Solana (SOL)和Cardano (ADA)在其爆发式增长期间所做的那样。

Mutuum Finance (MUTM)是一个真正有效的全新DeFi项目。虽然通过预售表现和实际应用将其与领先的第一层区块链进行比较是公平合理的,但它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其作为借贷创新者的定位。在第3阶段迅速缩小的窗口期中,寻找下一个DeFi革命性项目的投资者面临着一个独特的机会。在价格即将上涨之前,在市场争相追赶Mutuum Finance (MUTM)潜力之前,现在就采取行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