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匪帮”销毁价值9.5万美元的CryptoPunk NFT,以Ordinals铭文形式重现江湖

2023-06-18 21:15:40
收藏

高价以太坊NFT被永久销毁,与比特币铭文建立象征性联系

在Web3领域颇具声望的PFP(个人档案图片)收藏品中,一件高价以太坊NFT已被永久退出流通,并与比特币Ordinals铭文建立了象征性联系,这一耗资巨大且引人注目的举措在比特币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

CryptoPunk #8611的销毁过程

根据Etherescan数据,CryptoPunk #8611于上周六以约55以太坊(价值9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数小时后,该NFT以指向比特币Ordinals铭文#12,456,749的方式被销毁,该铭文与CryptoPunk #8611具有相同的图像信息。

项目发言人向Decrypt透露,此次销毁CryptoPunk #8611的决定是由Wolf Capital开发者Nathan Stein在推特上发起的社区行动,比特币Bandits(一个以西部主题为特色的Ordinals铭文收藏)持有人也参与其中。

“社区对这一想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比特币Bandits发言人表示,并补充说约有150人参与了此次行动。

当数字资产被销毁时,它会被永久锁定在一个无人控制的数字钱包中。CryptoPunk #8611被转移到了一个知名的销毁地址,该地址目前还持有价值2100万美元的以太坊。

“多么疯狂的一夜,”一位名为Minh的推特用户在Decrypt上分享了一段记录CryptoPunk #8611购买和销毁过程的视频,他将这一举动描述为“混乱而美丽”。

Ordinals协议与Teleburning现象

Ordinals是今年初推出的热门比特币协议,通过在单个satoshi(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上“铭刻”数据来创建类似NFT的资产。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图片、视频甚至纯文本,人们已将其用于创建BRC-20代币。

虽然NFT可以被视为数字艺术的新兴领域,但Ordinals铭文则更加新颖,这导致了围绕加密货币最古老币种的热潮、漏洞和骗局。

随着Ordinals社区的不断发展,从以太坊领域转移高价NFT并将其与比特币上的其他资产建立联系的“teleburning”行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因此,如果上周六的CryptoPunk销毁听起来有些熟悉,那是因为这并非首次有人通过销毁高价NFT来象征性地将资产底层链从以太坊转移到比特币。

未来计划与社区动机

据Stein透露,这次销毁CryptoPunk #8611并非纯粹为了娱乐。最终目标是创建一系列与CryptoPunk #8611部分所有权相对应的Ordinals铭文——尽管该资产本身在其原始链上已无法被任何人拥有。

Stein在推特上表示,在将当前指向CryptoPunk #8611的铭文仪式性地发送到比特币匿名创造者中本聪的数字钱包(这实际上是一次性单向操作)之后,将创建这一系列铭文。

比特币Bandits社区成员集资购买CryptoPunk #8611的行为也被视为参与一个独立铭文项目的竞赛——但发言人表示,这并不是重点。

“Bandits这样做更多是为了展示一种方式,”发言人说,“Bandits社区认为CryptoPunks应该得到比以太坊更好的归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Jason Williams销毁了当时价值约169,000美元的Bored Ape Yacht Club NFT。他告诉Decrypt,这本质上就像“将兰博基尼扔进垃圾压缩机”,某种程度上很有趣。

然而,Bored Ape Yacht Club的创造者Yuga Labs向Decrypt表示,与Williams的BAYC NFT相关联的Ordinals铭文代表了一个不合规的猿猴,并解释只有来自项目原始智能合约的代币才被视为有效,这些代币持有者享有商业权利和活动参与资格。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