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全球首个机构级DeFi试点项目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去中心化金融试点项目近日完成了"全球首个机构级DeFi协议的实际应用案例"。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和SBI数字资产控股公司通过Polygon网络的Aave协议,在以太坊网络上完成了外汇和政府债券交易。
开创性交易测试
在测试中,参与银行使用代币化的新加坡政府证券债券兑换日本政府债券,并以日元兑换新加坡元。Aave创始人表示:"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利用可组合的DeFi协议,为许多未被充分服务的市场提供机会,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系统。"
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对此表示乐观,他在Twitter上写道:"大型金融机构正在逐渐适应在公链上进行实验。最终,其中一些机构将找到能够为核心商业模式增值的用例,这可能会为大规模采用打开大门。"
提升市场效率
MAS表示,该项目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是提高市场效率。通过直接交易,银行可以"释放通过清算和结算中介执行交易所需的成本,以及当今场外市场所需的双边交易对手关系管理成本。"
监管进展与挑战
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期间,稳定币发行商Paxos和Circle宣布获得在新加坡运营的批准。Paxos获准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服务,Circle则获得主要支付机构的初步批准,这意味着它可以发行加密货币并促进国内外支付。
然而,要让机构级DeFi实现规模化,试点项目还需要在法规明确性、采用激励措施和更多测试方面取得进展。例如,试点使用了Aave Arc的修改版本进行测试,其中一些编码规则不得不进行调整以适应业务目标。
市场反响
Celent资本市场主管Monica Summerville表示,该试点项目意义重大,尤其是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浓厚兴趣。根据BNY Mellon的一项机构客户调查,在考虑选择数字资产托管人时,DeFi是仅次于托管和执行的最重要功能。但研究也发现,互操作性是区块链上现金数字表示的首要关注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