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Qubic宣称掌控门罗币网络51%算力,引发攻击担忧"

2025-08-12 21:35:56
收藏

前IOTA联合创始人主导的加密货币项目声称掌控门罗币超51%算力

由前IOTA联合创始人谢尔盖·伊万切格洛领导的加密货币项目声称,其已掌控门罗币全球超51%的挖矿算力。这一进展立即引发外界对全球最著名隐私区块链潜在网络操纵和交易审查的担忧。

关键信息

Qubic项目宣称控制门罗币51%哈希率,理论上获得重组区块和审查交易的能力;项目方称此举为"压力测试",但安全专家对其动机表示怀疑;消息公布后24小时内门罗币价格下跌6.65%,周跌幅扩大至16%。

网络漏洞暴露

若Qubic的说法属实,这将成为门罗币去中心化网络的重大安全漏洞。在工作量证明系统中,单个实体控制多数算力后,将获得重组交易区块、阻止特定交易确认,甚至实施双花攻击的能力。

伊万切格洛将此次行动定位为有益的压力测试,旨在帮助门罗币开发社区发现并解决网络漏洞。但该声明在区块链安全专家和开发者群体中引发分歧。

Qubic取得网络控制权的时间点,恰逢门罗币持续推进去中心化建设之际。这款隐私币通过RandomX挖矿算法长期抵御中心化压力,该算法支持CPU挖矿,抵制专业ASIC硬件。

51%攻击的历史案例

既往的51%攻击已证明算力集中化的现实危害:以太经典在2020年遭遇多次区块链重组,造成交易所和用户数百万美元损失;比特币黄金在2018和2020年遭遇类似协同攻击,凸显小型加密货币网络的持续威胁。

另一隐私币Verge也曾成为哈希率攻击的受害者。这些事件证明集中化的算力可能彻底破坏区块链网络的安全保障。典型攻击模式包括利用多数控制权逆转已确认交易,使攻击者能在网络响应前重复使用同一笔加密货币。

Qubic的特殊经济模型

Qubic采用其称为"有用工作量证明"(uPoW)的机制,将传统挖矿收益重新配置至自身生态系统。该项目将获得的门罗币兑换为USDT稳定币,再用这些收益购买QUBIC代币并永久退出流通。

这种通缩机制持续消耗QUBIC代币需求,同时使项目得以积累其他网络的挖矿算力。该模型呈现出加密货币挖矿与代币经济学的特殊结合。

数据显示,Qubic的网络参与度从5月中旬不足门罗币算力2%,激增至7月下旬超25%。高峰期其挖矿算力曾登顶主要矿池排行榜,表明投入了可观的计算资源。

专家预警与市场反应

Ledger首席技术官查尔斯·吉耶梅在社交平台X发出警告,称门罗币"似乎正遭遇成功的51%攻击"。其评估依据包括伴随此类网络控制出现的重大区块链重组证据。

慢雾科技创始人余弦等行业专家质疑Qubic挖矿策略的经济可持续性和真实意图。这种质疑反映出业界对其声称的教育目的是否掩盖更深层动机的担忧。

金融市场对此不确定性反应消极。消息公布后24小时内,门罗币原生代币XMR下跌6.65%,此前一周累计跌幅已达16%。

加密货币挖矿与网络安全解析

51%攻击指单个实体或协同组织掌控区块链网络多数算力的情形。在门罗币等工作量证明系统中,矿工通过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竞争获得新区块添加权。

哈希率体现保护网络的总计算能力。当算力集中在少数方手中时,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基础安全假设即被打破。

门罗币的RandomX挖矿算法专为支持通用计算机处理器设计,旨在保持普通用户的挖矿参与度,预防影响比特币等主流币种的硬件中心化问题。

事件反思

Qubic的行为究竟属于真实压力测试,还是对门罗币网络完整性的严重威胁,目前尚无定论。该事件凸显工作量证明加密货币的持续脆弱性,引发关于反中心化措施维护区块链安全有效性的新思考。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