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扩展性:以太坊Layer-2与NEAR分片技术的对比
扩展性解决方案的演进
近年来,区块链扩展性领域经历了显著发展,Layer-2(L2)和分片技术成为两大主流解决方案。作为加密行业的关键参与者,以太坊采用了以Rollup为核心的L2方案来扩展其网络,而NEAR协议则选择了不同的路径,通过分片技术实现扩展。两种策略都为区块链扩展性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面临各自的挑战。
以太坊的Rollup策略
NEAR协议出版物NEARWEEK称赞了以太坊以其创新的Rollup为核心扩展策略获得广泛关注。L2协议建立在现有区块链之上,旨在提高可扩展性、吞吐量和隐私性。这是通过在Layer-1(L1)之外执行状态转换,并将状态根和交易数据提交到底层L1来实现的。
NEAR认为Rollup背后的核心理念是相信Rollup由于减少了共识开销,在吞吐量方面可以超越底层L1。然而,在实践中,NEAR认为Rollup整体实现的扩展性有些令人失望,勉强超过单个Rollup所能提供的水平。
然而,L2分析平台L2Beat的数据显示,由于过去一年L2活动的增加,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进一步审查以太坊前十大L2协议显示,Arbitrum One和zkSync Era的月交易量正在逼近以太坊。此外,Immutable X和Arbitrum Nova在7天内的平均每秒交易数(TPS)增长已经超过以太坊。
NEAR的分片技术
NEAR协议选择通过分片技术来解决扩展性问题,该技术将网络划分为直接构建在协议中的不同部分。根据NEARWEEK的说法,NEAR架构中的每个分片都可以比作以太坊方法中的乐观Rollup。
NEAR分片方法的关键优势在于其可组合性,这允许一个分片上的应用程序与另一个分片上的应用程序原生交互。这种同质分片模型使应用程序能够以相同的方式交互,无论它们部署在哪个分片上,从而免除了开发者选择部署分片的决策负担。
此外,NEAR的分片模型提供了更快的交易最终性,通常在2到3秒内完成,优于Rollup领域中较长的最终确认时间。
性能对比与未来发展
虽然NEAR协议并未在区块浏览器中列出其实时TPS,但可以根据最新区块的数据进行计算。CryptoSlate对NEAR区块浏览器的交易分析显示,7月4日的平均TPS约为5.7。这一TPS快照与以太坊网络上前五大L2协议的TPS相当。NEAR社区预期,通过分片技术,协议未来有望达到100,000 TPS。
设计哲学的对比
以太坊和NEAR采用的不同扩展方法突显了它们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以太坊优先考虑弹性,保持简单的L1协议设计,而NEAR协议则倾向于简化用户体验,承担额外的协议复杂性以确保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NEAR并不旨在仅仅成为一个"L1",而是寻求作为区块链操作系统(BOS)运作,为导航和发现开放网络体验提供统一层。通过BOS,NEAR旨在"赋能来自各种区块链的开发者与用户,包括以太坊Layer-2,构建并利用跨多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应用。"
结论
区块链扩展性仍然是加密世界中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随着以太坊以Rollup为核心的L2技术和NEAR的分片技术的不断发展,观察哪种方法在长期证明最有效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