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12.6万美元高点是否为最终峰值?市场分歧加剧
比特币(BTC)在10月6日创下126,000美元(约合1.75亿韩元)的历史高点后,关于该价位是否为本轮牛市的终极峰值正引发激烈讨论。下半年行情启动初期,比特币曾在两天内暴涨近15,000美元(约2085万韩元)突破前高,但随后仅一周便急速回调近23,000美元(约3197万韩元)。目前价格虽小幅反弹至107,000美元(约1.49亿韩元)水平,仍较峰值下跌约20,000美元(约2780万韩元)。
市场情绪调查:多数投资者仍持乐观态度
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后,"牛市是否终结"的疑问开始集中涌现。对此,知名分析师PlanB通过其创建的比特币Stock-to-Flow模型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受访者认为本轮上涨尚未结束,而32%则认为126,000美元已是周期顶点。值得注意的是,63%参与者预期比特币价格将跌破100,000美元(约1.39亿韩元),同时68%受访者预测2026年将进入熊市周期。
流动性结构变化重塑市场逻辑
针对调查结果,PlanB邀请社区对判断依据进行解读。部分观点援引历史减半周期规律,另一些则聚焦流动性机制演变。匿名用户adlegoff84指出:"比特币价格驱动因素已从自然需求转向机构流动性周期",认为ETF等托管产品通过控制供给稳定价格,而衍生品则通过对冲策略放大价格弹性,同时强调央行流动性政策正在改变市场底层结构。
PlanB对此表示完全认同,强调当前市场应被视作"资产组合再平衡与资本再配置的流动过程,而非严格供需函数"。尽管他提出需要更多数据可视化支持,但承认此类流动性模式确实难以量化。
未来走势仍存双重可能性
尽管比特币已从高点显著回落,市场对其上行潜力仍存期待。但考虑到宏观流动性环境与机构资金流向,未来前景显然具备双重性。当前价位究竟是本轮周期终点,还是更大上涨的前奏,这一问题的答案或将持续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