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零售巨头难企及的金融科技敏捷性…稳定币支付引领未来

2025-10-27 21:43:25
收藏

零售巨头的金融科技困境

曾几何时,大型零售企业坚信可以通过自建金融科技部门来主导支付系统创新。这些拥有雄厚资本和全球网络的企业认为,无需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就能在技术竞赛中保持领先。但如今,规模优势的逻辑已然失效。

庞大身躯成为创新桎梏

巨大的体量反而成为绊脚石。内部创新方案需要经过复杂的法律审查和监管审批,而股东们对短期收益的优先追求使得实验性尝试被束之高阁。与此同时,初创企业正大胆测试白标支付解决方案、区域性定制贷款和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技术,每天处理着数十亿美元的稳定币结算。

就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2024年以反垄断为由阻止了价值246亿美元(约34.2万亿韩元)的零售业并购案那样,大型企业的每个动作都会引发与监管机构的拉锯战和成本飙升。最终,庞大的资本实力非但未能成为创新武器,反而变成了发展枷锁。

金融科技企业的敏捷优势

相比之下,金融科技企业展现出惊人的敏捷性。他们将技术视为业务核心而非辅助工具,围绕云原生架构、API和微服务等前沿技术设计服务体系。得益于相对较低的监管门槛和简洁的决策结构,从产品发布到测试修正的周期大大缩短。这些企业正在定义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标准。

零售巨头的战略转型

沃尔玛和希音(Shein)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沃尔玛宣布将在2025年更换其"先买后付"(BNPL)服务合作伙伴,原因很简单:新的金融科技伙伴比传统企业更灵活敏捷,能更快响应消费者需求。希音则与墨西哥金融科技企业Stori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这个决定源于他们认识到:借助本地技术专长比自建系统更安全高效。

这些动向表明,大企业已从过去"防范金融科技"的阶段,转向与之共同设计核心产品的新时代。

区块链支付:未来主战场

BNPL和信用卡只是起点,真正的竞争焦点在于区块链支付基础设施。典型应用包括通证化支付、链上结算系统、数字积分与忠诚度计划等。尽管全球合规要求和链上解决方案建设成本构成巨大壁垒,金融科技企业已在实现这个未来。

典型案例是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稳定币。USDC已整合至多个支付网络,推动稳定币成为传统支付工具。同时多家新兴企业推出稳定币支付API,帮助企业快速接入加密货币支付而无需自建系统。

十字路口的选择

当前零售企业面临明确选择:坚持自主创新将再次陷入监管陷阱和内部流程泥潭,最终被更敏捷的金融科技企业甩在身后;选择合作则能优势互补——金融科技贡献技术,零售企业提供渠道,共同打造触达千万用户的创新产品。

这是一个"大而不新"的企业遭遇瓶颈的时代。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已成为现实,企业的未来将取决于他们选择拥抱还是回避这场变革。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