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联姻:希望与质疑并存
当人工智能邂逅区块链,既点燃希望也引发疑虑。但以太坊始终以实验精神为指南针——既不盲目追捧热点,也不仓促推进变革。基金会持续优化工具链,通过充分研讨构建技术共识。最新推出的ERC-8004标准(别称"无信任代理")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它致力于为自主代理经济构建无需预设信任的基础设施。这是否预示着AI驱动的Web3时代即将到来?
核心要点
ERC-8004标准基于三大链上注册表:身份、声誉与验证
A2A协议使AI代理能自动实现通信、协作与信任建立
该标准获以太坊基金会、Linux基金会、谷歌等行业巨头支持
专家指出这将催生基于不可篡改基础的"机器经济"
以太坊新纪元:无信任代理崛起
由以太坊基金会Davide Crapis主导的ERC-8004标准,为Web3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突破。该标准为AI驱动的自主代理建立了创新的交互架构,其核心是三大链上账本:"身份登记"、"声誉记录"与"验证存证"。
ERC-8004在现有A2A(代理间)协议基础上,增加了分布式信任层。每个AI代理都能声明"我是谁"、"我的成就"以及"验证证据",实现未知代理间的自主交互,无需依赖中央管理机构。验证权不再由人类掌控,而是交由去中心化架构完成。
这项创新的目标非常明确:为自主AI经济构建可靠基石。正如标准发起人所言:
该标准通过信任层扩展了A2A协议,使参与者能够跨越组织边界发现、选择并与代理交互,且无需预设信任关系。
这一理念已突破以太坊生态圈。从谷歌到Nethermind,多家科技巨头参与标准制定。Linux基金会更将A2A协议纳入其托管项目,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影响力。
自主代理经济:通往智能Web3的阶梯
ERC-8004不仅是技术标准,更是重构AI交互规则的系统工程。通过三大链上账本,以太坊正为自主代理经济奠基——机器间既无需预设信任,又能保持可验证的交互。
这并非理论构想。现有A2A协议已获部分科技圈采用,而ERC-8004为之添加了分布式信任层。如今每个代理都能:展示技能专长、验证身份真伪、提交交互历史,甚至将行为交由第三方验证。观察家称之为"信任骨架"的成型。
虽然技术架构复杂,但这使得以太坊有望成为去中心化AI的支柱平台。
区块链即插即用AI?关键进展追踪
变革不会一蹴而就,但萌芽已现。例如Coinbase正通过x402系统测试HTTP 402协议,实现AI代理的无人值守支付。结合EIP-3009与稳定币支付,正在形成机器自主决策、执行的完整基础设施。以太坊逐渐成为代理实验场,自然吸引着开发者、学者与创业者的聚集。
未来的以太坊可能成为AI的记忆中枢,支撑代理们在透明、健壮的生态中学习进化与交互。
关于ERC-8004的必知要点
2025年8月13日由以太坊基金会Davide Crapis提案
基于三大轻量级链上账本:身份、声誉、验证
谷歌、ConsenSys、Eigen Labs等参与标准制定
Linux基金会托管的A2A协议已被50余家机构采用
Coinbase的x402系统正测试AI代理稳定币自主支付
加密世界常将目光投向中心化体系的矛盾,而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显现与自主代理的兴起,以太坊似乎提供了理想的基础设施——一个让AI自由进化、拥有不可篡改记忆与标准化交互的舞台。"无信任代理"只是这场变革的第一声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