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畜产食品部长官宋美玲宣布明年将制定额外的大米供需稳定对策
14日出席国会农林畜产食品海洋水产委员会国政监察的宋长官表示,将按原计划在本年度收获期优先隔离10万吨新米,同时根据后续情况制定精准应对方案。政府前日通过粮食供需稳定委员会决定,从2025年预计超额生产的16.5万吨大米中隔离10万吨投放市场,此举旨在通过调控过剩供应来遏制价格下滑。此外,为减轻消费者负担,政府还扩大了米价折扣幅度。
米价波动与政策调控
数据显示,今年米价较去年上涨约30%。国民力量党议员金善教对此提出消费者物价压力问题,宋长官回应称:"既有消费者认为米价低廉,也有群体感到负担沉重",强调政策制定需兼顾不同需求群体的认知差异。
针对去年政府市场隔离26万吨导致价格上涨的质疑,宋长官承认这是多重因素之一,同时阐明当时行动是为防止稻米供应过剩。她表示:"我们将持续监测市场动态,确保政策灵活性。"
农业挑战与扶持措施
本次国政监察中,农产品生产成本飙升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收成恶化问题引发热议。宋长官以白菜等高冷地作物受灾为例,指出亟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生产体系,并提及政府支援的必要性。她特别强调,随着农户设施改善成本增加,必须制定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案。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政府拟改善批发市场竞争结构。宋长官指出批发企业过高营业利润对终端价格的影响,暗示将调整流通环节利润分配机制。
政策试点与贸易动向
关于明年部分郡试点推行的农渔村基本收入项目,有意见指出地方财政负担过重。宋长官对此表示认同需扩大中央财政支援,并称"充分了解各地区差异化需求与限制条件"。
就近期对美农食品出口下降问题,宋长官说明欧盟等市场出口增长带动韩国食品出口创历史新高。关于美韩关税谈判,她重申"政府基于农业敏感性立场,已坚决应对畜产品市场开放要求",再次确认农业保护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