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Magic Eden比特币NFT平台重磅上线,Ordinals铭文总量逼近百万大关

2023-04-06 16:01:02
收藏

Magic Eden推出比特币Ordinals启动平台

今年,比特币上的数字资产铭刻协议Ordinals大受欢迎,其功能类似于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网络上的NFT。随着Ordinals的总数即将突破100万,Magic Eden正在推出一个让创作者发布新系列的平台。

这家多链市场最近在比特币上推出,并迅速在Ordinals交易量上超越竞争对手。今日,Magic Eden宣布将于周五推出其比特币启动平台。该启动平台是一个主要销售平台,供已将艺术品或媒体铭刻到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创作者使用。

Magic Eden在比特币上的首个启动平台项目是Deadjira,这是以太坊NFT项目Godjira的衍生项目,包含107个像素化蜥蜴主题的头像(PFP),这些头像已于二月铭刻。

在接下来的一周,启动平台将推出更多Ordinals项目,包括基于Solana的NFT游戏项目Genopets、现有NFT项目Lazy Lions和The Humanoids,以及知名说唱歌手Lil Durk的项目。

最初,启动平台将允许创作者销售已铭刻到区块链上的比特币Ordinals,或者如果创作者有需求,Magic Eden本身可以帮助完成铭刻过程。

Magic Eden的一位代表告诉Decrypt,创作者可以选择使用白名单来让某些钱包地址铸造Ordinals,然后用户将通过“无信任铸造形式”来铸造,实质上将以铸造价格将预先铭刻的Ordinal出售给白名单用户的钱包。

Magic Eden的启动平台是一项商业举措,旨在补充其二级市场,为创作者推出新项目提供“白手套服务”。这是一项为Magic Eden带来收入的业务,一位代表告诉Decrypt,公司在每次发布中的分成“因交易而异”。

自三月推出以来,该公司的Ordinals市场在交易量上一直名列前茅,尽管这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根据Dune的数据,Magic Eden迄今已通过Ordinals实现了约330万美元的销售额,服务了约2700个独立钱包。

Ordinals与NFT的差异

在比特币区块链上铭刻Ordinals或“数字文物”与在以太坊或Solana等链上铸造NFT的过程不同。

在这些链上,NFT项目使用智能合约——包含运行去中心化协议和软件的代码——来实现按需铸造等功能。这使得创作者可以推出如PFP项目,其中图像从一组可能的特征中生成,或由艺术家的自定义算法生成的生成艺术。

Ordinals于一月推出,允许人们通过将艺术品、媒体和文本附加到单个Satoshi(比特币的最小计量单位,1/100,000,000 BTC)上,直接将其铭刻到比特币区块链上。然而,铭刻过程比在其他顶级链上部署NFT项目更为复杂,且Ordinals基础设施尚处于早期阶段,仍在不断发展。

但这并没有阻止创作者接受这一概念。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超过93万次铭刻,鉴于本周二创下了单日超过7.6万次铭刻的记录,总数很可能在本周末之前突破百万大关。

Magic Eden市场部负责人Tiffany Huang告诉Decrypt:“许多创作者理解它提供的价值,它与其他区块链的区别,以及在比特币上存在如何能够对收藏或品牌起到补充作用。”但她补充说,铭刻和销售Ordinals“在开始时也可能面临不少摩擦”。

除了原创项目外,Ordinals迄今为止还吸引了来自其他链的知名NFT创作者,包括Bored Ape Yacht Club的制造商Yuga Labs及其十二重生成艺术项目、DeLabs的BTC DeGods以及摄影师Justin Aversano。Magic Eden相信,其启动平台将帮助更多创作者拥抱蓬勃发展的Ordinals领域。

编者注:本文在发布后更新,包含了Magic Eden关于其启动平台业务条款的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