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彼得·希夫警告:中美贸易乐观情绪难救美元,比特币或冲击12.1万美元

2025-10-28 20:19:13
收藏

2025年10月28日更新

投资者对中美贸易对话重启迹象表现出强烈乐观情绪,推动期货和美元走强。但经济学家彼得·希夫警告称,这些头条新闻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创伤。

贸易协议或许能短期缓解市场动荡,但无法实质性解决失控的财政赤字、顽固通胀,以及全球对美元兴趣递减等问题。



黄金与贸易协议的悖论

10月27日,希夫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今晨金价走低,因金属交易员已预判中美将达成贸易协议...但该协议对失控的预算赤字、降息周期、通胀及去美元化趋势毫无影响。黄金将继续上涨。"



比特币价格预测的基本面困境

希夫认为市场过度关注贸易新闻,却忽视了长期风险,主要存在三大症结:

赤字危机:不断膨胀的财政债务削弱美元信用基础

通胀与利率风险:高通胀与负实际利率破坏经济稳定

去美元化:多国在贸易结算和储备中持续减少美元使用

10月26日他表示:"股票期货和比特币因中美可能达成又一份无实质意义的贸易协议而上涨...这种乐观情绪完全无视经济衰退的核心问题。"



去美元化为何加速

数据显示美元霸权正面临实质性挑战。据报道,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某些贸易中已实现90-95%的非美元结算。摩根大通2025年7月报告指出,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率出现显著下降。

在此背景下,黄金与加密资产的重要性凸显。芝商所分析师团队指出,美元走弱将利好黄金,进而为加密资产创造更有利环境。



加密市场速览

截至2025年10月下旬,比特币现价报114,248美元。当前技术面显示:

现价:约114,000美元

短期目标:若突破116,000美元阻力位,或测试121,000美元

风险情景:若动能不足,可能回调至104,000美元


比特币价格预测关键要素

贸易协议vs基本面:短期利好难改美元结构性危机

美元与利率走势:持续通胀或暴露赤字问题或加速美元贬值

避险资产需求:随着美元信用衰减,黄金与比特币将获更多关注

关键技术位:114,248美元为重要阻力位,突破与否决定短期走向


核心结论

尽管市场对中美贸易缓和反应热烈,但希夫警示更应关注根本性风险:膨胀的赤字、通胀威胁及全球去美元化浪潮。

当前比特币价格与前景不仅反映市场情绪,更揭示深层结构变革。未来价格区间可能在121,000-104,000美元之间波动,宏观基本面恶化或将推高比特币估值。



要点总结

经济学家彼得·希夫指出,中美贸易乐观情绪掩盖了赤字膨胀、通胀风险及美元地位衰退等深层危机。这些结构性风险正在削弱美元信用,促使资金流向黄金和比特币等替代资产。

分析师认为116,000美元为关键阻力位,若宏观经济压力持续,比特币或有望上探121,000美元高位。



术语表

比特币价格预测:基于指标数据的技术面价值推演

去美元化:国际交易中减少美元依赖的现象

通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的财政状况

阻力位:资产价格上涨过程中遭遇抛压的价格水平

避险资产:在市场动荡时保值或增值的资产类别

贸易协议:缓解贸易争端的双边经济协定


去美元化对加密资产的影响

随着全球美元依赖度降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价值载体吸引力倍增。



常见问题

1. 彼得·希夫最新市场观点?

警告贸易乐观情绪掩盖了赤字、通胀和去美元化等深层风险,这些因素将削弱美元并利好比特币。

2. 该预测对比特币价格影响?

美元贬值与持续通胀可能推动资金配置比特币,支撑2025年底的看涨预期。

3. 当前关键价格位?

116,000美元为阻力位,104,000美元为支撑位,突破后或上探121,000美元。

4. 去美元化与加密投资者的关联?

降低全球经济对美元依赖,提升比特币等替代资产需求,增强其市场地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