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53亿美元涌入Stable——DeFi领域崭新稳定币专用Layer 1链

2025-11-07 18:54:59
收藏

稳定币新区块链Stable预存款突破2.53亿美元 彰显市场信心

2.53亿美元资金涌入Stable项目,标志着这个为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打造的新Layer 1链正在崛起。尽管巨额资金涌入Stable的启动阶段,但234万美元因地址填写错误而损失的事件,仍提醒着人们加密货币领域的高风险特性。

资本洪流背后的市场信号

在加密货币领域,资本流动往往反映市场脉搏。2025年11月6日,链上分析平台Lookonchain报告显示,Stable项目第二阶段预存款已突破2.53亿美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市场对这条新型Layer 1区块链的集体押注。该项目预存款总额上限为5亿美元,已于上月完成的第一阶段表现平平,但第二阶段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60个钱包因填写错误地址导致资金损失,总金额超过234万美元。这为所有参与者敲响了警钟。

两大巨头的战略联盟

要理解预存款热潮,需从项目源头说起。Stable并非突发奇想的产物,而是两家行业巨头强强联合的成果。

作为USDT发行方的Tether,旗下稳定币市值稳居行业首位,储备金超千亿美元;而Bitfinex交易所则以其高效引擎和敏锐技术嗅觉闻名业界。2024年底,双方携手启动Stable项目,直指稳定币基础设施的痛点——尽管以太坊等现有公链功能强大,但仍面临高昂gas费、网络拥堵和跨链摩擦等问题。

Stable定位为"稳定币原生家园",这条专注于稳定资产的Layer 1链,致力于实现近乎零摩擦的铸造、交易和结算体验。

技术架构:稳定优先的创新设计

Stable采用先进的共识机制设计,将权益证明(PoS)变体与Tether储备金审计系统相结合,旨在为所有链上稳定币操作提供顶级透明度和安全性。

与Solana或Avalanche等通用链不同,Stable坚持"稳定优先"原则:内置稳定币跨链桥,支持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原生部署;gas费采用稳定币支付,避免波动性资产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其轻量级隐私模块(如简化版零知识证明)使机构用户能在合规框架下高效、私密地转移稳定币。

这种组合设计不仅降低了DeFi应用门槛,更有助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进程。试想房地产或债券直接与链上USDT锚定,且手续费仅需几美分的场景。

预存款热潮:机制解析与风险警示

火热的预存款活动彰显着Stable的雄心。其机制简明直接:参与者现在存入USDT等稳定币,未来将获得原生代币STBL的分配额度。

第一阶段(2025年10月)1亿美元额度在一周内售罄;第二阶段将额度提升至2.5亿美元,数日内便被资本洪流填满。项目方表示这些预存款将用于网络激励、验证节点和生态系统基金建设,其中60%将分配给社区贡献者,目标是建立去中心化的"稳定币联盟"。

但光鲜背后亦有阴影。Lookonchain披露的散户用户地址错误问题,因链上转账的不可逆性,导致234万美元的惨痛损失。这提醒我们:在复制合约地址时务必逐个字符核对,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行业展望:稳定性革命的前奏

Stable的愿景远不止于预存款数字。随着主网上线临近(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多个DeFi协议已计划迁移,首批集成应用包括借贷平台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强监管时代背景下,Tether与Bitfinex的背书为Stable赋予了"合规光环"。该项目承诺100%审计储备金和内置反洗钱模块,这在稳定币领域实属罕见。

2.53亿美元的预存款仅是序幕。当STBL解锁和dApp生态启动时,我们或将见证新纪元的开启——稳定币可能成为Web3的核心引擎,而不仅是"数字美元"那么简单。

加密货币世界瞬息万变,Stable的崛起再次印证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真理。对参与者而言,存款前务必审慎;对观察者来说,值得密切跟踪。这场关于金融稳定性的革命,才刚刚拉开帷幕。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