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行行长对稳定币提出警告
在一篇长文中,周某指出金融领域全面去中心化的趋势被过度夸大。他认为传统账户体系仍具备高效性和安全性,而多数稳定币模式尚未建立适应大规模采用的监管框架。
市场稳定性隐忧
周某强调,稳定币发行方常以央行"印钞"思维运作,为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增发代币,却缺乏相应的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这种无序发行与市场高杠杆结合,可能在压力时期产生乘数效应,引发流动性冲击。
他同时警告,在稳定币主导的加密市场中,价格操纵行为依然猖獗,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尤其容易遭受损失。随着稳定币与现实世界资产(RWA)交易深度绑定,透明度缺失可能诱使缺乏保护的年轻投资者入场。
应用场景薄弱与监管困境
除投机需求外,周某质疑多数稳定币是否真正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他指出若缺乏刚性使用场景,即便获得监管许可,这些代币仍可能沦为冗余产物。现代传统支付系统已能提供极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当稳定币叠加KYC(了解你的客户)和AML(反洗钱)等合规要求后,其竞争优势将大幅削弱。
监管体系待完善
尽管美国《GENIUS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框架等监管尝试正在推进,周某认为现行规则仍存不足。诸如储备资产管理(由谁持有、存放何处)等核心问题尚未解决,危机来临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深层矛盾显现
周某的介入凸显了稳定币作为全球支付工具的愿景与其结构缺陷间的深刻矛盾。这一警告与全球监管机构的普遍担忧形成呼应:若缺乏更严格的约束机制,稳定币可能从标榜安全的数字美元,蜕变为引发市场动荡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