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Bitwise现货Chainlink ETF在DTCC上市,交易代码为CLNK

2025-11-12 14:54:52
收藏

核心要点

DTCC以代码CLNK列出Bitwise的Chainlink现货ETF,表明该产品在等待SEC批准的过程中取得进展。与灰度可能质押LINK代币的竞争方案不同,Bitwise的提案明确排除质押机制。

Bitwise Chainlink ETF获DTCC预上市备案

Bitwise资产管理公司提议的Chainlink现货ETF已在美国证券存托与清算公司(DTCC)备案,交易代码为CLNK。作为美国证券交易的核心中介机构,DTCC负责处理全美绝大多数证券交易的清算与结算。该产品被列入DTCC"活跃及预上市"备案名单,意味着一旦获得监管批准即可启动清算流程。

需注意的是,DTCC备案并不等同于美国证交会(SEC)的最终批准,但表明运营准备已完成,包括托管设施、交易所协调及清算机制均已就位。此次备案基于Bitwise2025年8月提交的Chainlink ETF S-1文件——这是证券公开发行前必须提交的初始注册声明。与部分竞争者不同,其申报文件明确表示不会质押LINK代币。而竞争对手灰度投资于9月提交的提案则可能包含质押机制。

Chainlink ETF筹备就绪的信号

Chainlink作为连接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数据的关键预言机网络基础设施,其代币LINK通过ETF将为传统投资者提供受监管的投资渠道,无需直接持有代币。

这份备案表明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已超越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参与者的提前准备暗示监管审批流程可能加速。对投资者而言,这既带来多元化机遇,也伴随监管不确定性。

加密ETF的爆发浪潮

继今年早些时候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成功后,市场对加密ETF的热情持续高涨。随着资产类别成熟,发行方正竞相推出基于竞争币的基金产品,Chainlink也加入这一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DTCC近期还以"预上市"状态备案了五支XRP现货ETF提案,分别来自Bitwise、富兰克林邓普顿等机构,引发市场对XRP可能成为下一个获批标的的猜测。

市场与监管动态

SEC近期采用通用上市标准以加速加密ETF审查。尽管年初政府停摆导致审批延迟,但随着运作恢复正常,市场预期将迎来产品密集上市期。

Chainlink基金的备案正处在这波浪潮中。历史数据显示,DTCC备案与实际交易通常间隔数周至数月,例如此前竞争币基金的备案与上市就存在可观测的时间差。

对Chainlink及ETF市场的潜在影响

对LINK持有者而言,ETF可能提升流动性、扩大投资者基础,并增强市场对其基础设施作用的认知。就ETF市场而言,Chainlink的引入标志着从比特币/以太坊等货币型资产向基础设施原生代币的拓展。

另一方面,投资者需权衡风险:监管批准尚存变数,其他提案中的质押机制可能增加复杂性,且代币托管与治理风险仍然存在。产品上市时间、初始资金规模及市场反应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Bitwise与SEC的后续步骤

Bitwise正在等待SEC对S-1修正案的审查结果。若监管机构认定文件生效且交易所批准,ETF将正式挂牌交易。

与此同时,XRP现货ETF发行方似乎也已准备就绪。部分分析师预计,在DTCC和监管框架完备的情况下,最早可能于本月下旬面世。关键里程碑包括交易所提交8-A表格(或同等文件),以及SEC宣布注册生效。

截至撰稿时,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Chainlink(LINK)现价15.41美元,24小时跌幅5.23%,交易量6.906亿美元,市值107.4亿美元。

Chainlink在机构投资中的崛起

Bitwise Chainlink ETF的DTCC备案是加密ETF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号。虽然监管批准尚待最终确认,但已表明合规化Chainlink投资的基础设施正在成型。

结合XRP现货ETF的备案浪潮,这预示着更广泛的趋势转变:加密资产融入传统金融的下一篇章,将不仅聚焦数字货币本身,更关注支撑它们的底层网络。对投资者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更广阔的市场通道正在打开,但执行与批准仍非定数。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