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年11月18日Aster(ASTER)市场动态快报

2025-11-19 03:44:47
收藏

ASTER代币逆势飙升 短期动能能否持续?

ASTER($ASTER)近期启动"1000万美元双收计划"并获巨鲸大额增持,推动价格突破1.28美元关键阻力位,呈现强劲的市场逆势上涨。这种激励性上涨得益于持续的回购计划和延迟代币解锁机制,有效凝聚了短期投机兴趣。但在整体市场不确定性下,这种激进涨势能否持续?其锁仓供应带来的长期风险又将如何化解?

ASTER关键数据概览

当前价格:1.37美元
市值:31.9亿美元
24小时交易量:13亿美元
流通供应量:13.7亿ASTER
总供应量:80亿ASTER
CoinMarketCap排名:#34

ASTER较30日和7日前峰值分别上涨6.13%,在市场波动中展现稳健走势。相较于同期最低价,代币涨幅分别达62.82%和33.77%,显示强劲复苏势头。这些走势表明ASTER正重新吸引买方兴趣,短期内保持积极发展轨迹。

ASTER/USD市场分析

关键价位

阻力位:1.50美元、1.60美元、2.00美元
支撑位:1.20美元、1.00美元、0.89美元

截至2025年11月18日UTC时间9:52,ASTER/USD日线图显示价格上涨16.16%至1.3726美元。价格目前位于抛物线转向指标(0.02,0.02,0.2)上方,该指标在从0.85美元强势反弹后,现于1.00美元附近形成支撑。RSI背离指标(14,收盘价)位于61.19,处于看涨区间且未现背离,维持在60上方确认上涨动能。价格已形成更高的低点,并正测试1.40美元水平,延续11月初以来的上升趋势。

若ASTER能伴随持续成交量收于1.38美元上方,本周有望测试1.50美元;有效突破后可能上探1.60美元,在强需求情景下12月初或挑战2.00美元。但若获利回吐导致价格跌破1.20美元,则可能很快测试1.00美元支撑;确认收于该位下方将转为看跌,目标下看0.89美元。只要维持在1.20美元上方,趋势仍偏多,但RSI跌破50将预示回调风险。

4小时图技术态势

ASTER/USD 4小时图显示明确看涨趋势,价格目前远高于抛物线转向指标(1.14美元附近形成强力支撑)。RSI背离指标报67.53,稳固处于看涨区域且无背离迹象。从0.8183美元大幅反弹后,伴随成交量增长的阳线表明买方动能占优,只要守住SAR支撑位,短期内有望继续走高。

结构性利好因素分析

知名分析师@Eagle_OX(拥有5.6万粉丝)近期指出,ASTER有望成为领先的永续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顶级隐私代币。其通缩设计通过持续回购显著收紧供应,增强稀缺性——特别是在当前仅30亿美元市值背景下。已完成5200万美元的代币回购,持续的回购计划将进一步强化其价值主张,显示技术动能与代币经济结构形成看涨共振。

回购、空投与技术突破的三重驱动

ASTER于11月17日启动的"双收计划"通过1000万美元奖励池和第四阶段空投(占总供应量1.5%),创造强劲看涨催化剂。该计划实施首日即带动日交易量激增76.85%,显示交易者积极参与奖励获取。若活动后日交易量维持在10亿美元上方,持续买压配合50%手续费用于$ASTER回购的机制,将有效吸收供应并支撑价格。结合突破1.28美元关键技术位及11月初以来5300万美元的巨鲸增持,这些因素短期内将强化看涨动能。

代币经济面临转折

从代币经济角度看,将主要解锁期从2025年推迟至2026-2035年,短期内缓解了抛售压力。当前每分钟7500美元的回购规模(其中半数销毁)有助于降低净通胀率并维持稀缺性。但需要注意,63.5亿枚代币(占总供应量75%)仍处于锁仓状态,长期稀释风险尚未解除。因此,尽管投机交易激励与技术动能形成有利局面,ASTER涨势的持续性仍取决于能否维持高交易量并妥善应对未来的代币解锁。在当前市场不确定性中,ASTER能否守住1.28美元关键位将成重要观察点。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