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oinbase全新"超级应用"Base:集交易、支付、社交与AI功能于一体

2025-07-17 20:36:00
收藏

加密货币超级应用:Coinbase的野心实验

多年来,加密货币拥护者始终坚信区块链技术终将重塑从即时通讯到小额支付的各个领域。如今,Coinbase宣称这个未来正藏身于手机图标之中——7月16日,这家交易所悄然推出全新改版的"Base应用",将其移动钱包重构为集交易、支付、社交媒体与本地ai代理于一体的超级平台。目前仅向候补名单用户开放的限量测试版,标志着Coinbase成立12年来最大胆的消费者业务转型,同时使其内部开发的Layer-2网络Base成为整个体验的核心架构。

从交易平台到生态中枢

Coinbase产品博客中"每条动态都是代币"的宣传语,揭示了这次改版的核心逻辑:让创作者能够即时将内容资产化。这家公司目前仍主要依赖交易手续费盈利,但监管压力、同行竞争与熊市波动都在挤压这项传统收入。首席执行官布莱恩·阿姆斯特朗近两年持续描绘的愿景,是打造西方世界的"加密版微信"——让资金流动、社交互动与商业活动在同一个生态中共生。

2023年6月的加密货币峰会上,阿姆斯特朗曾阐述其构想:基于开放协议而非苹果或谷歌封闭生态的超级应用,将催生革命性的低费率与新商业模式。此后Coinbase快速推进基础建设:2023年推出以太坊扩容方案Base网络,今年春季通过"Flashblocks"升级将平均出块时间压缩至200毫秒,目前该网络已拥有3200万月活用户及40亿美元的跨链资产。

三重核心功能解析

打开新版应用,首屏不再是资产列表而是类TikTok的信息流,内容来自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每则动态都通过Zora协议铸造,用户可用USDC稳定币打赏或在二级市场转售——这种机制既让用户"拥有"时间线所有权,又为Coinbase创造转售分成机会。

"支付"功能将支持NFC的智能手机变成非接触式收款机。发送方选择USDC金额,接收方点击即可到账,整个过程规避了传统银行卡1.5%-3%的商户手续费。虽然传统现货、合约及质押功能仍保留,但应用现已开放第三方"小程序"接口,涵盖从游戏到商家店铺的多元场景,开发者通过Base SDK接入并与平台分成收益。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Base智能代理"——这个基于AgentKit(Coinbase改造的Openai代理框架)的本地ai助手,能起草交易、监控链上收益甚至自动复投奖励。行业预测未来五年内,此类代理可能处理大多数区块链交易。

破局关键与市场考验

超级应用成败取决于日常使用频率。Coinbase今年春季的两项举措直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通过首日即内置商业场景,避免重蹈早期加密钱包沦为投机玩具的覆辙。市场反应积极:自5月入选标普500成分股以来,Coinbase股价已翻倍,Needham分析师指出这种转型"以极低边际成本开辟了多重衍生收入"。

西方世界不乏超级应用尝试,如Snapchat的Minis或PayPal的万能改版,但平台抽成与监管碎片化始终制约其发展。Coinbase的优势在于Base网络跳出了iOS-Android的生态垄断,使加密协议不仅能处理支付,还可承载社交动态、数字票证、身份认证与机器人服务。

若测试版能在年内转为公测,两项指标将验证其成败:日活跃钱包数与商户USDC交易量。正如微信支付的330亿美元年流水并非依赖天价NFT,而是高频小额交易塑造的。某风投人士的疑问颇具代表性:"人们究竟需要原生的加密超级应用,还是只希望加密技术无声融入现有应用?"无论如何,Coinbase已启动美国加密行业最大胆的消费者产品实验。若成功,其护城河将远超越交易手续费,或将成为首个让区块链技术"隐形"的杀手级用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