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CTO回应质疑:XRP作为桥梁货币的战略价值
瑞波公司首席技术官大卫·施瓦茨近日针对财经博主安德烈·吉克对XRP实际应用价值的质疑作出详细回应。施瓦茨强调XRP作为中性桥梁货币的独特优势,指出其在特定场景下比稳定币更具适用性。这场在X平台(原推特)上的公开讨论,引发了对加密货币信任机制与采用现状的深度思考。
关于XRP采用率的核心质疑
自称从2014年就开始关注XRP的吉克提出尖锐问题:"为何瑞波已与300多家银行建立合作,经过13年发展,XRP链上日交易量仍未达数十亿美元级别?"施瓦茨承认采用进程缓慢,但解释称金融机构因合规考量更倾向链下数字资产交易。他透露:"甚至瑞波目前都无法使用XRPL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支付,因为我们无法确保流动性提供者是否涉及非法组织。"同时指出即将推出的许可域名功能可能解决此问题。
波动性:劣势还是战略优势?
针对XRP价格波动性是否影响其支付功能的质疑,施瓦茨提出新视角:"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波动性非但不是缺点,反而可能成为优势。"他解释数字资产领域的参与者往往看重上涨潜力,对于非极端风险规避者而言,这种波动可能带来额外收益。关于桥梁货币的流动性问题,施瓦茨补充道:"当无法预知下一步需持有何种资产时,持有主流桥梁货币可显著降低转换摩擦。"
稳定币时代是否需要桥梁货币?
对于"稳定币主导未来是否使XRP等桥梁货币过时"的疑问,施瓦茨分析称:"稳定币仅能锚定单一法币且必然带有司法管辖区属性。"在多元稳定币并存的格局下,XRP这类中性资产在处理贷款组合、证券等非主流代币化资产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为何选择XRPL而非自建区块链?
针对"大型机构为何不自行开发区块链"的问题,施瓦茨以USDC发行方Circle为例反诘:"为何他们不将USDC仅限于自建链?这显然不合理。"强调在资产代币化领域,互操作性与资产可移植性比平台所有权更为关键。
地缘政治与信任机制探讨
关于"外国为何要信任美国私营企业瑞波"的地缘政治质疑,施瓦茨明确区分了瑞波公司与XRPL协议:"XRPL作为去中心化协议从未歧视任何参与者。"他同时说明瑞波通过全球各地持牌实体开展业务,但承认美国总部确实可能在某些地缘情境中造成摩擦。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这场深度对话凸显了加密货币理想与现实应用间的张力。尽管批评者持续关注XRP的采用速度、监管障碍及竞争态势,施瓦茨的坦诚回应展现了瑞波持续完善技术方案、推动行业认知的决心。在稳定币崛起的新格局下,XRP能否保持桥梁资产的相关性,仍需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