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与增长步伐
根据DefiLlama数据,稳定币总市值于2025年10月3日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该板块年内涨幅达46.8%,若资金持续流入,全年增速有望超过去年58%的水平。要复制2024年的增长幅度,稳定币市场需在年底前再吸纳约230亿美元资金。仅第三季度市场就新增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季度增量。
相较于早期爆发式增长(2019年876%、2020年568%、2021年494%),近两年增速已趋平稳。2022与2023年市场曾经历收缩周期。
投资者启示
3000亿美元关口确立了稳定币作为加密核心基础设施的地位。当前关键问题已从供应增长转向流动性是否转化为实际应用。
2025年赢家:USDT、USDC与USDe
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仍占据主导地位,而Ethena Labs的USDe成为年度黑马。据RWA.xyz数据,USDe供应量从1月的60亿美元飙升至10月的近150亿美元,涨幅超150%。尽管对其对冲模型和抗波动能力存在争议,其生息设计仍持续吸引投资者。
以太坊以1710亿美元稳定币存量保持最大基础网络地位。Solana增速最快,年内供应量增长近70%至137亿美元。Arbitrum和Aptos分别实现约70%与96%的增长。波场链凭借超760亿美元存量继续主导低成本转账市场。
净发行量创纪录季度
第三季度净增发稳定币456-460亿美元,较上季度108亿美元增长324%。USDT以196亿美元新增供应领跑,USDC(123亿)和USDe(90亿)紧随其后。PayPal的PYUSD与Sky的USDS分别增发14亿和13亿美元。净发行量统计已剔除赎回部分,被视为衡量资金净流入的最准确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链上活动指标呈现滞后性:活跃地址数月环比下降23%,转账量减少11%。分析师警告,大量流入资金可能仅作为链上现金储备,未真正投入支付或DeFi场景。
投资者启示
创纪录发行量印证需求,但地址活跃度下降表明资金闲置。持续应用转化将成为下一阶段考验。
政策与市场驱动力
监管明晰化、收益机制创新和基础设施升级共同推动本轮增长。美国《GENIUS法案》建立首个联邦稳定币框架,欧盟MiCA法规于6月生效。政策明朗化增强了发行方扩张信心。
收益机会同样关键:代币化美债规模从2025年初40亿美元增至年中70亿美元,吸引传统资金入场。交易所与支付平台扩大集成,以太坊二层网络降低费用并提升吞吐量。
市场波动期间,投资者将稳定币作为避险工具囤积,部分分析师认为这为未来风险资产投资储备了"弹药"。
展望:竞争与监管并进
年末焦点将集中于USDC能否继续缩小与USDT差距,以及USDe能否保持增长而不出现稳定性问题。资金流向还将受以太坊、波场和Solana的链间竞争影响,市场份额变化将被密切追踪。
EarnOS创始人预测:"供应量两年内翻倍,明年可能再翻一番",预计2026年交易量达100万亿美元,稳定币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CMT Digital研究主管则认为5000亿美元将是主流应用临界点,随着企业财务和零售支付采用,十年内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当前发展态势强化了稳定币作为加密市场流动性基石的定位。相较3000亿美元里程碑,更关键的是这些流动性能否在本轮牛市周期后持续产生实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