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香港最大加密货币崩盘:JPEX事件全面解析及其监管余震

2025-11-17 19:00:38
收藏

据报导,2025年11月5日,JPEX暴雷案迎来首次正式检控。此次检控由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CCB)发起,涉案人数多达13人,包括6名JPEX核心成员,以及7名场外找换店(OTC)经营者和网络红人(KOL)。

案件回顾:JPEX暴雷始末

这次检控的成功展开,也标志着JPEX案刑事程序的正式启动。商业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黄志光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JPEX案第一轮检控,控罪主要涉及串谋诈骗、洗黑钱、妨碍司法公正,以及以欺诈手段或罔顾实情地诱使他人投资虚拟资产等。

时隔两年多,很多用户已经忘了JPEX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些新用户甚至从未听说过。JPEX案发生于2023年,是香港史上最大虚拟资产诈骗案,涉案金额超16亿港元,致2700名投资者蒙受损失。该平台在未获牌照的情况下运作,以虚假高回报招揽用户,最终于2023年9月崩盘。

但平心而论,涉案金额超一亿美元的加密金融诈骗案在亚洲确实罕见。更何况JPEX并非简单的"虚拟资产诈骗案"——其规模史无前例、涉案人员复杂、资金链跨境庞大。更重要的是,它撕开了监管过渡期最深处的阴影:无牌经营、虚假监管叙事、高回报陷阱、KOL推广乱象......可以说JPEX集齐了加密金融诈骗的几乎所有形态。

更深层次看,此案也暴露出因"创新"与"监管"长期矛盾积累的系统性风险。

两年调查、80人被捕、2700名受害者、损失超16亿港元、主谋被国际刑警发红色通缉令......JPEX案早已不仅仅是"香港最大加密暴雷案",而是足以被写入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史的标志性案件。

JPEX案全回顾: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JPEX是2020年成立的加密交易所,总部位于迪拜,自称是"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和"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并宣称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迪拜VARA的金融牌照。

随后戏剧性转折来了:JPEX玩了一手经典的"概念偷换"。根据证监会调查,这些"牌照"仅适用于外汇服务,不能支持虚拟资产交易;至于所谓"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日本金融厅和迪拜VARA均澄清JPEX未获授权运营。

舆论永远是把双刃剑,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反噬。JPEX在香港开展大规模广告投放(如地铁站、巴士车身、商场外墙等),配合场外找换店及社交媒体KOL推广,初期获得极大关注。毕竟在两三年前的监管环境下,如此明目张胆的广告投放极为罕见。当然,这也是为何7名OTC经营者和KOL会成为被告。

2023年6月

香港政府推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发牌制度,要求所有平台必须取得证监会(SFC)批准,才能向散户提供服务。但JPEX并未申请牌照,继续在无牌状态下运营——为即将到来的崩盘埋下"炸弹"。

2023年7月初

内地用户开始出现提现困难。起初人们以为是个别问题或区域限制,但JPEX接下来的操作瞬间引爆舆论,JPEX跑路传闻开始蔓延。

2023年7月18日

内地用户"于先生"遭遇提现问题后,被JPEX邀请"亲赴香港场外找换店解决问题"。其入境后在上水剑桥广场附近的新运路与啄援道交界处,遭不明人士伏击殴打,额头及鼻子擦伤。经警方逮捕审讯,证实施暴者为JPEX投资公司高管。

诱骗维权散户来港实施围殴的行为,在整个加密交易所史上闻所未闻,性质极其恶劣。此事已无法遮掩,消息迅速扩散。香港知名论坛LIHKG开始出现内地用户发帖投诉"提现失败",称平台诱骗受害人来港"解决资金问题"后安排伏击。

原本以为发生这种事,JPEX会低调行事。不料在被证监会警告虚假陈述及涉嫌非法围殴后,推广活动仍在继续。

2023年9月13日

香港证监会针对JPEX发布题为《无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警告声明》的公开警告。该声明核心内容如下:

• JPEX无牌经营,违反6月1日生效的VATP发牌制度

• JPEX通过社媒网红和KOL(如Instagram宣传帖文)及场外找换店,虚假宣称持有美加澳及迪拜VARA金融牌照

• JPEX早在2022年7月8日就被列入证监会警示名单,其产品涉嫌"存款/收益"安排、非法集资,众多散户投诉无法提现或蒙受损失

• 证监会要求所有KOL和场外找换店立即停止推广JPEX及相关服务和产品

2023年9月13日

在证监会如此直接的公开警告后,按理说JPEX该有所整改。但JPEX接下来的操作却更令人费解。声明发布仅数小时后,JPEX迅速在官网和博客回应,声称证监会行为是"证监会的无理打压,迫使我们考虑撤回在香港的牌照申请,并相应调整未来政策发展。证监会应就破坏香港加密货币发展前景负全责。"

JPEX在博文中称,早在2023年2月就公开宣布计划在香港申请加密交易牌照,并将香港视为重点市场,但因证监会声明"与Web3政策相冲突",正在考虑撤回牌照申请并调整地区策略。

看似指责香港当局不作为、待遇不公的声明,意外成了平台未获牌照的自证——直接加剧投资者恐慌。投诉量从声明前的数百宗激增至1600多宗,大量用户涌向场外找换店求助,平台流动性危机公开化。

无论是银行还是交易所,流动性危机的后果都极具毁灭性。例如FTX案例中,流动性枯竭就是导致其破产的首要推手。

2023年9月17日

仅四天后,JPEX在官方博客再发公告,再次强调香港监管机构"不公平对待"导致JPEX遭遇大规模负面报道,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公告还提到其第三方做市商"恶意冻结"平台资金,进一步加剧危机。

JPEX强调这不是平台自身问题,而是外部因素导致,承诺将恢复流动性并逐步调整费率。公告同时确认,Earn服务将于9月18日全面暂停交易,用户无法新增订单。与此同时,JPEX将USDT提现手续费从原本10 USDT提高至999 USDT。考虑到JPEX每笔交易最高提现限额仅1000 USDT,用户实际只能提现1 USDT——相当于"冻结用户资产"。

虽然JPEX解释称这是"因应业务变化"的必要调整,但未给出恢复时间表,引发社区和用户最大程度恐慌。"即将跑路"的传言愈演愈烈。截至9月18日,警方报案数量达到1641宗,涉及损失约12亿港元。

2023年9月18日

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展开代号"铁关"的突击行动,搜查20个场所,首批拘捕8名嫌疑人,现场查获现金、电脑及文件。警方行动速度之快,在整个加密行业史上都属罕见。

2023年10月

JPEX案被捕人数增至28人,包括28岁KOL蔡晓童(币少)等人。

2025年11月5日

这就要回到本文开篇的报道:半个月前,经过两年调查,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正式检控16人。

为什么JPEX能在监管升级后的香港急速扩张?

很多人疑惑,这样一家"三无"交易所(无牌照、无透明度、无合规)为何能快速崛起。其实JPEX的崛起毫不神秘,它集齐了过去十年亚洲出现过的所有庞氏骗局和交易所骗局模板:高回报、假牌照、KOL炒作、线下广告轰炸......但真正让其能在香港爆发式增长的是这个:

它利用了监管制度升级与公众认知转变之间的空隙。

1. 香港当时处于混乱的Web3"政策窗口期"

2023年起,香港在战略层面推动虚拟资产政策:

• 官员公开支持Web3

• 发牌制度(VATP)正式实施

• 海外平台和资金快速聚集

• 香港要成为亚洲虚拟资产枢纽

在这种政治和政策势头下,"香港欢迎加密资产"的大氛围盖过了细节。

普通投资者错误认为:

"既然香港支持Web3,这里的平台肯定安全。"

但事实恰恰相反:2023年夏季是监管最混乱的时期,也是平台最容易"浑水摸鱼"的时刻。

政策宣示与监管落实的"时间差",正是JPEX最熟练钻营的漏洞。

2. 大规模广告制造"合规幻觉"

JPEX最成功的不是技术而是广告——铺满地铁、机场、巴士和商场外墙。如前所述,这种明目张胆的广告投放加密史上绝无仅有,让JPEX看起来像:

"有实力有背景、敢公开打广告的大平台"

广告的心理暗示极其强大:真正的骗局不会躲在阴影里——它们往往站在最亮处。

3. 虚假海外牌照+KOL背书形成"信任闭环"

用户之所以深信不疑,是因为JPEX构建了虚假合规叙事:

• 宣称在多国持牌

• 用监管机构logo暗示背书

• KOL保证"这些牌照都查过了,非常安全"

• 场外找换店员工向散户保证"香港监管严格,JPEX肯定没问题"

散户以为自己做了"尽职调查",其实所有信息都是伪造的。

JPEX的操控手法并不高明——它只是精准击中人性的弱点:

合规幻觉+KOL制造的安全感=你根本不需要思考。

4. 高回报制造无法抗拒的激励陷阱

JPEX最吸引人的是其Earn产品,承诺年化收益率:

• BTC 20%

• ETH 21%

• USDT 19%

这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通过场外找换店和社媒KOL推广,平台营造出"低风险高回报"的形象。

JPEX之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将走向何方?

JPEX影响深远。短期监管收紧是必然。如果观察香港加密政策会发现,虽然政策框架已落地,但审批仍极其严格,成功获批机构寥寥。

很明显,JPEX之后香港不会再允许第二个"JPEX"出现。持牌平台将成为唯一入口。虽然这意味着行业会更健康,但竞争也会更激烈。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