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拟加强监管公民海外数字资产
印度政府计划收紧对公民海外数字资产的监管。自2027年4月1日起,该国将正式实施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设计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
财政部高级官员表示,该框架将确保印度居民持有的离岸加密货币不再逃税。这位官员补充说,相关法律修订和系统准备工作已启动,预计2027年前可完成全部部署。
实施路径
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将于明年签署《多边主管当局协议》(MCAA)。该协议是国际税收信息自动交换的全球性安排。虽然印度在2015年曾签署类似协议,但当时仅涵盖传统金融账户。加密货币交易需要根据CARF框架另行签订协议。
运作机制
CARF生效后,印度当局将定期获取公民海外加密资产报告。例如,若印度居民在阿联酋交易所进行交易,平台需将交易细节提交阿联酋税务机关,再由后者与印度共享信息。
这意味着居民须向印度申报海外加密货币收入并缴纳税款。对于已在境外缴税的情况,将提供税收抵免以避免双重征税。
报告义务
根据CARF规定,加密货币交易所、钱包服务商、经纪商及NFT平台需履行以下报告义务:
• 加密货币与法币兑换交易
• 加密货币间兑换交易
• 钱包/平台间资产转移(含非托管钱包)
• 单笔超过5万美元的大额零售支付
该框架还涵盖稳定币、衍生品及部分NFT资产。
监管意义
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资产市场之一,印度加密货币年交易量达1720亿美元,预计2025年用户规模将突破1.07亿。
尽管印度尚未正式承认加密货币的合法地位,但加入OECD框架表明政府正寻求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并与国际标准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