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假客服团队到签名漏洞攻击
仅一名受害者就眼睁睁看着300多万美元消失,而数千名其他受害者的损失从少量资金到足以改变人生的巨额不等。
这些诈骗手法似曾相识却不断演变。有些骗子仍通过伪装成主流交易所的邮件、短信甚至纸质信件,诱骗用户交出登录凭证或钱包助记词。另一些则采用更高级的策略——最典型的是以太坊上的EIP-7702漏洞利用,攻击者能让普通账户在短时间内具有智能合约功能从而转移资金。仅8月份就发生三起此类攻击,涉案金额超560万美元。
触目惊心的数据
据Web3监督机构Scam Sniffer统计,8月仅网络钓鱼诈骗就造成1200万美元损失,较7月激增72%。案件激增使受害者数量突破1.5万人,可见威胁已蔓延至何种程度。若算上黑客攻击等恶意行为,当月加密货币市场总损失高达1.63亿美元。
网络钓鱼屡屡得逞的根源
尽管多年宣传教育,网络钓鱼仍是最有效的攻击方式之一。其成功源于心理战术:诈骗分子伪装成可信品牌制造紧迫感——声称用户账户存在风险、要求立即操作,并在细微拼写错误的链接中暗藏陷阱。当用户醒悟时,资金往往已无法追回。
安全专家的防护建议
安全专家强调,细微习惯能产生最大防护效果:收藏交易所官网而非通过搜索引擎访问、仔细核对每个URL字符、对所有主动发送的信息保持警惕,这些简单措施能形成有效防护。启用双重验证、绝不分享恢复助记词、使用VPN等做法更能降低风险。
8月加密货币钓鱼攻击的暴增提醒我们:技术创新是把双刃剑。当开发者推出新工具时,攻击者也在寻找新漏洞。对投资者而言,关键不在于消除风险,而在于管理风险——因为在加密货币领域,诈骗从未放慢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