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交易额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
Visa与区块链分析公司Allium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稳定币交易量已突破5万亿美元,累计完成10亿笔支付。自去年11月美国大选结果公布以来,这类代币总市值增长47%,达到2550亿美元。分析师认为,这一增长源于投资者热情高涨、监管政策趋于明朗以及企业应用场景的拓展。
支付革命的曙光
稳定币正在兑现其长期承诺:为陈旧支付体系提供更快速、简便且低成本的替代方案。这一转变对未被纳入主流银行体系的国家尤为关键,以往需数日的跨境转账如今仅需几分钟,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尚未解决长期存在的外汇成本问题。即便进行法币间兑换(如欧元兑港币),仍需承担点差、转换费、中介费和滑点等成本。这些费用在加密货币转账中同样存在,尤其在资金进出区块链与传统银行账户的过渡环节。
行业领袖的清醒认知
外汇基础设施提供商AbbeyCross首席执行官Mike Robertson指出,加密货币行业常误以为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观点在外汇领域显得过于天真。他强调不同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存在差异,只要有利润空间的市场环节,其价值就始终存在。事实上,多数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外汇业务而非交易手续费。
创业公司瞄准新兴市场
伦敦支付初创企业BVNK正专注于斯里兰卡至柬埔寨等传统服务不足的汇款通道。其亚太区董事总经理Sagar Sarbhai解释,这类路线通常需要多重中介,导致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虽然稳定币方案并非绝对低价,但显著提升了速度和资本效率。目前BVNK年处理交易量约150亿美元。
新加坡Thunes和加拿大Aquanow等企业正通过与稳定币发行方及大型企业合作,着力打通区块链交易与本地货币/钱包的"最后一公里"对接。
监管推动机构化进程
随着2025年7月《数字资产创新法案》的生效,行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USDC发行方Circle安全团队密切关注立法进展,本周美国参众两院同时提交了为稳定币提供联邦担保的新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1:1足额储备高质量资产,并接受定期审计。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
美国银行预测,新规可能短期内为市场带来250-750亿美元的稳定币增量。支付巨头Visa则推出"稳定币桥接"方案,通过双法币锚定代币绕过SWIFT网络,实现分钟级结算。其2024年10月上线的平台已支持银行机构发行、赎回和销毁法币抵押型代币。
生态整合进行时
Ripple斥资2亿美元收购支付平台Rail,强化跨境生态;Thunes在完成1.5亿美元融资后,正深化与稳定币网络的融合。行业领袖预测,随着监管框架完善和基础设施升级,稳定币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BVNK高管指出,过去五年奠定的基础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催生指数级市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