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停用部分受批评的LTE资费套餐却未妥善引导用户转用更优惠5G服务
调查显示,尽管通信运营商已停用部分受批评的LTE资费套餐,但由于未向现有用户充分说明转用更优惠第五代移动通信(5G)套餐的途径,导致消费者错失节省话费的机会。
资费结构调整存在信息盲区
去年国会国政监察期间,部分LTE套餐被指出在网速和数据流量低于5G套餐的情况下收费反而更高。此后三大通信运营商今年上半年起停用了半数以上现有LTE套餐的新用户注册服务:SK电信停用63种套餐中的36种,KT停用88种中的46种,LG U+则停用了84种中的52种。
问题在于,运营商在此过程中未对现有用户采取充分告知措施。仅将公告发布在官网首页,未通过短信或账单明细等渠道进行个别通知,致使大量消费者仍在继续使用高价LTE套餐。这些用户实际上丧失了以同等费用享受更优质服务的选择权。
潜在资费节省与用户转化差距
分析显示若转用推荐5G套餐,用户每月平均可节省约1万韩元话费。但截至今年上半年,LTE用户数仅较上年减少150万人。考虑到停用LTE套餐的规模,这一数据印证了大量用户未能及时转换资费方案。
国会科学技术信息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崔秀珍(国民力量党)指出,运营商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各套餐用户信息,政府也未积极履行消费者告知义务。这促使社会各界要求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性方案。
行业监管新课题浮现
此状况或将引发关于加强资费透明度和消费者告知义务的讨论。在技术快速迭代的移动通信市场,如何提升用户信息可及性以帮助其做出合理选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