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将目光投向比特币投资
如今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已屡见不鲜,但就在不久前,这样的预测还被视作天方夜谭。十年前,哈佛等权威机构对这种数字货币的发展轨迹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让我们回顾哈佛对比特币的历史观点及其演变过程。
哈佛最初如何看待比特币?
2017年比特币首次触及2万美元峰值时,市场乐观情绪高涨。然而2018年比特币暴跌至4000美元以下的记忆仍历历在目。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在当时接受CNBC采访时预言:"十年后比特币更可能跌至100美元,而非涨到10万美元。"
2018年3月比特币从9000美元跌至7000美元,最终在年底触底3200美元。罗格夫教授坚信自己的预测终将被证实。
哈佛为何在2025年选择比特币?
当前比特币价格已突破11.8万美元,而哈佛通过比特币ETF投入的1.167亿美元资金尤为醒目。与保守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校现在持有190万股IBIT份额,彻底扭转了先前的怀疑立场。
在最新财务操作中,哈佛对比特币的投入甚至超过了英伟达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使其在1300家知名IBIT ETF投资机构中排名第29位。相比之下,该校持有的SPDR黄金信托基金约1亿美元,显示出更倾向于比特币的投资策略。
这种趋势不仅限于哈佛。布朗大学等知名学府也已通过ETF积累130亿美元资产,反映出高等教育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整体转向。
关键数据透视:
• 哈佛1.167亿美元的比特币ETF投资彰显其战略地位
• 比特币持仓已超越该校对科技巨头的投资
• 加密货币正成为顶尖学府的新型战略资产
• 机构投资者正在加密领域持续加码
哈佛观点的转变不仅象征着数字货币在精英阶层的广泛接纳,更揭示了顶级学术机构投资策略的演变。当学术重镇开始看好比特币的发展潜力,金融世界的风向标正在悄然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