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利挑战银行控制权 呼吁数字资产收益自由化
《天才法案》重新定义稳定币收益规则,加密货币监管体系持续完善。银行与加密企业围绕数字金融主导权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收益之争引爆行业对峙
在美银行家协会(ABA)高层将稳定币收益称为银行社区服务"破坏因素"后,Kraken首席执行官戴夫·瑞波利发起反击。这场交锋凸显了加密交易所与传统银行在金融收益未来模式上的矛盾加剧。
ABA创新战略高级副总裁布鲁克·伊巴拉表示,若Kraken或Coinbase等平台对支付型稳定币支付利息,将"完全背离"其作为支付工具而非价值存储的设计初衷。此番言论再度引发关于传统银行业与数字资产市场边界的讨论。
自由选择还是稳定威胁?
瑞波利直接反问:"究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强调消费者应有权自主选择价值存储和转移方式,并指出银行长期以"微薄回报"攫取客户存款收益,而加密行业正致力于构建更开放的金融体系。
伊巴拉警告称,部分年化达5%的稳定币收益可能引发传统储蓄账户大规模资金外流。数据显示美国国民储蓄率仅0.6%,而高收益账户平均约为4%。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预估,若此类产品获批,最多6.6万亿美元存款可能转入稳定币。
她认为付息稳定币将削弱银行支持地方贷款和社区项目的能力,若存款流失过快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反映了传统机构对加密收益产品颠覆现有信贷体系的深层忧虑。
行业集体反击传统金融
瑞波利的立场获得数字资产行业广泛声援。区块链协会行业事务主管丹·斯普勒指责银行"画地为牢",称"大银行正无情打压加密平台以维护既得利益,这恰恰证明竞争正在取胜"。
开发者群体同样发声。Solana贡献者沃斯评论道:"欢迎竞争,这本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常态。"许多加密支持者指出,稳定币收益比传统存款结构更能体现市场公平性。Bankrate数据显示,部分加密平台收益仍显著高于最优银行存款利率,印证其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
这场论战恰逢《天才法案》签署生效,该法案为稳定币建立明确法律框架,虽禁止直接付息但允许通证"奖励"机制。分析师认为这将在规范收益计划的同时加速稳定币普及。
全球稳定币监管角力
美欧市场之外,加密机构与传统金融的博弈持续升级。Kraken英国董事总经理比乌·达斯敦促监管机构加快明确通证化资产规则,警告英国若不加速行动恐失金融中心地位。他肯定英国现行审慎政策,但强调应允许企业更快测试证券型通证。
澳大利亚同样面临银行封锁加密交易通道的困境。币安澳洲总经理马特·波布洛基指出,支付限制损害用户对数字市场的参与度与信任感,阻碍行业整体发展。
风投机构Haun Ventures普通合伙人迪奥戈·莫妮卡提出新视角:部分稳定币的风险甚至可能低于传统存款。据其分析,稳定币储备多为短期美债和全球系统性银行的存款,这些银行的安全措施实际上优于普通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