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2800亿美元 2026年目标5000亿可期?
自美国7月颁布《GENIUS法案》以来,稳定币总供应量已增长至约2800亿美元。政策框架与分发渠道的双轨发展,向市场抛出一个关键命题:到2026年末,这个数字能否从2800亿攀升至5000亿美元?
监管框架加速构建
美国财政部已开启公开征求意见窗口,根据《稳定币创新指导法案》要求,就监管制度、准备金要求、信息披露及非法金融防控等议题征集业界建议。银行业协会正敦促立法者关闭交易所的变相收益渠道,因现行法规禁止发行方直接向持有者支付利息——若该提议落地,将重塑产品设计逻辑与用户激励体系。
支付生态持续扩容
据科技媒体披露,社交平台X计划年内与Visa合作推出"X Money"支付服务。该通道未来若接入稳定币,可实现加密结算层与传统支付体验的无缝衔接。数据机构DefiLlama显示,当前稳定币流通市值达2820亿美元,而Sentora链上结算数据显示7月交易量突破1.5万亿美元,创月度历史新高,预示着消费端普及前的巨大吞吐潜力。过去7日,稳定币总市值增长65亿美元,涨幅达2.3%。
国债市场深度绑定
稳定币增长轨迹与美债市场密切联动。泰达公司Q2审计报告显示,其持有1270亿美元短期国库券,单季盈利49亿美元,使稳定币储备成为短期票据的重要买方。堪萨斯联储最新研究指出,在美债高发行量周期,扩大的稳定币规模将为票据和回购市场注入更多需求。
欧洲版图重构进行时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已开始重塑市场格局。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要求交易所在2025年一季度前下架非合规稳定币交易对,多家平台随即调整欧洲经济区服务策略,保留合规币种的托管与兑换功能。此举将推动欧洲流动性向USDC及欧元计价电子货币工具集中。
商户经济模型演进
金融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传统信用卡在线支付处理费通常超过2%,包含多层通道成本。稳定币结算若能实现更低费率,配合即时到账与可编程退款功能,将在合规法币出口完善后,为电商支付和跨境汇款创造新范式。
政策博弈持续发酵
银行业担忧"存款迁徙"现象,即交易所继续提供变相收益而发行方受限的不公平竞争。部分机构呼吁国会修订法案,这些政策选择将深刻影响市场结构——准备金收益流向决定发行方、中介机构与银行间的利益分配,最终塑造钱包功能设计与参与意愿。堪萨斯联储强调,更多代币化现金可能改变信贷中介生态,尽管短期它为货币市场增添了买方力量。
未来三年的关键路径
当前阶段重在执行:《GENIUS法案》已生效、财政部征求意见进行中、X Money进入倒计时、MiCA过渡期开始计时。市场发展将取决于规则制定、钱包集成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实际进展,而非概念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