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稳定币的兴起对传统货币体系的影响
随着与实物资产挂钩的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逐渐普及,分析认为这可能对传统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NH投资证券特别指出,稳定币可能意外地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并产生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
稳定币的运作机制
稳定币是基于特定实物资产维持价值的加密货币。最具代表性的是与美元挂钩的泰达币(USDT),以及基于欧元或黄金的多种形式。由于其价格波动相对较小,这类加密货币作为支付和汇款工具备受关注。
NH投资证券研究员金勇在近期报告中,将稳定币的运作原理与19世纪中期美国的自由银行时代进行了比较。那个时期,私人银行以黄金为担保发行自己的货币。研究指出,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在美联储成立之前,那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反而较低。
稳定币的经济效应
金研究员分析认为,就像当时发行主体之间的竞争促使担保资产的稳定性和发行量的调节一样,稳定币也可以通过类似机制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但他也补充说明,这需要建立在维持对资产担保的信任,并控制过度发行的基础上。
从经济角度看,稳定币可以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提升支付效率。由于实际交易费用降低和支付时间缩短,这成为传统货币数量理论中促进经济活动的因素。该理论认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另一方面,如果稳定币替代银行储蓄,货币乘数(反映中央银行基础资金在市场上放大倍数的指标)可能降低,从而导致整体货币供应量减少。这两种相反的影响相互作用,可能产生降低名义GDP波动性的效果。
全球发展趋势
美国政府近期通过相关法案,作为增强美元稳定币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影响力的第一步。为顺应这一国际趋势,韩国国内也正在热议推出基于韩元的稳定币。特别是,以强化全球支付网络和实现本国货币数字化扩展为目标,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与稳定币的区别及共存方案也受到关注。
这一发展趋势可能引导虚拟资产从投机属性转向与实体经济相连的货币系统进化方向。未来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如何将稳定币纳入制度体系,可能会改变国际金融秩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