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ENIUS法案》落地 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稳定币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18日签署《GENIUS法案》后,包括美国银行和Fiserv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正筹备推出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稳定币。该法案首次为稳定币建立了联邦监管框架。不过行业专家警告,全面实施仍面临复杂的技术与战略考量,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解决。
法案要点
《GENIUS法案》为与美元锚定的数字代币制定了首套联邦监管规则,可能彻底改变日常支付和转账方式。包括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在内的大型银行正积极考虑发行自有稳定币,而沃尔玛和亚马逊等零售商据传也在探索类似策略。企业在合规成本、区块链选择以及是否创建专属代币等问题上需做出重大决策。
企业支付战略数字化转型
该法案是美国首部专门为促进加密货币使用而设计的法律。稳定币通过与美元1:1锚定保持恒定价值,相比传统银行系统(尤其是跨境交易)需要数天处理时间,其在即时支付和结算方面更具吸引力。
律师事务所Steptoe合伙人Stephen Aschettino指出:"使用场景将起决定性作用。发行方是为了吸引客户互动,还是为了让稳定币获得更广泛流通?"零售平台可能向熟悉加密货币的客户提供稳定币购物服务,其他企业或将其用于内部跨境支付,以享受近乎即时的结算和更低手续费。
银行业抢占竞争优势
金融机构在新监管环境下优势明显。美国银行和花旗高管在近期财报电话会中确认正积极考虑发行稳定币,摩根士丹利密切关注进展,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暗示将参与其中。
穆迪分析合规与第三方风险管理高级总监Jill DeWitt表示:"已建立完善'了解你的客户'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但FIS数字货币产品战略主管Julia Demidova指出,现行银行监管可能要求机构为持有这类数字资产计提额外资本。
技术基础设施选择难题
企业需为稳定币发行选择合适的区块链网络。现有数百种区块链选项,其中以太坊和Solana是最受欢迎的公有链,所有交易对所有人可见。银行可能倾向选择具有更强治理结构的私有链,但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Bastion CEO Nassim Eddequiouaq认为,经过大规模实战检验的公有链更具优势。
关键金融术语解析
稳定币:通过各类储备机制与美元1:1锚定的数字代币,区别于比特币等波动性加密货币。
KYC:金融机构验证客户身份并监控可疑交易的要求。
AML:通过系统化监控和报告来检测预防非法资金流动。
区块链网络:记录加密货币交易的数字账本,分公开和私有两种类型。
监管实施时间表待定
尽管法案已通过,全面实施仍需数年时间。联邦银行监管机构需先制定详细操作规则,货币监理署将建立风险管理要求,财政部需制定外国稳定币监管协调规则。Aschettino表示:"这些规则将分阶段推出,监管清晰度是渐进过程。"
展望未来
《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奠定基础性联邦规则,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探索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创造机遇。虽然监管框架提供了法律确定性,但企业在战略、技术和合规方面的复杂决策将决定未来数年的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