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对币安和WazirX展开调查?
印度金融情报部门(FIU-IND)正在对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及印度本土交易所WazirX展开调查,重点聚焦跨境数字资产转移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此次调查的动因源于对与巴基斯坦账户关联的非监管钱包交易的担忧。当局特别关注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等敏感地区附近发生的交易活动,这些转移可能被用于非法融资或洗钱。调查同时涵盖从印度流向境外地址的资金。
尽管尚未发现直接犯罪关联,但加密货币钱包的透明度缺失已促使FIU-IND与执法局(ED)持续监控区块链活动。调查的导火索是异常加密货币交易,尤其是钱包间直接转账行为。这类通过未接入受监管交易所的私人地址进行的交易难以追踪,且脱离标准报告体系的监管。
地缘政治因素加剧调查紧迫性
调查工作因近期地缘政治局势升级而加快进度。监管机构发现巴基斯坦关联账户与查谟和克什米尔等边境敏感地区接收方之间的加密活动显著增加。鉴于该地区长期存在不稳定因素及非法资金流动历史,这些交易引发了重大国家安全隐忧。
币安与WazirX:在印度的合规争议史
随着印度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监管力度,币安和WazirX正面临日益严格的审查。监管重点集中于可能通过跨境数字资产转移实施的洗钱及非法融资行为。
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币安在解决合规问题后重返印度市场。2024年6月,其就历史违规行为支付约18.9亿卢比罚金,并于同年8月完成FIU-IND注册。但印度执法局仍冻结了部分与币安印度业务关联的银行账户,作为跨境钱包交易持续调查的组成部分。
WazirX曾与币安存在关联,并作为印度跨境汇款的主要平台。该交易所2024年7月遭黑客组织攻击,造成约2.35亿美元损失,暴露出其安全体系与客户身份验证机制的缺陷。新加坡法院披露的72页宣誓书指控WazirX涉嫌间接协助与极端组织融资相关的TRX代币转移。
印巴加密货币监管路径演变
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采取了差异化的结构化路径:
印度采取审慎策略,在不承认加密货币法定地位的前提下,重点构建税收与反洗钱框架。2020年最高法院废除银行加密货币禁令后,2023年3月起要求交易所强制注册FIU-IND,执行完整KYC检查及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当前加密货币收益适用30%税率及1%源头扣税,2025年预算案进一步强化税务披露要求。
巴基斯坦则迈向加密货币合法化,2025年3月成立巴基斯坦加密委员会,7月颁布《虚拟资产条例》,设立自治监管机构PVARA实施牌照管理,重点对标FATF国际标准。
印巴跨境交易风险警示
两国间的加密货币跨境转移存在多重风险:
监管差异:制度空白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印度正通过采用全球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强化税务合规。
匿名风险:专家预警未监管私人钱包可能成为恐怖融资工具,监管机构已要求对混币器、隐私币及稳定币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地缘紧张: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特别调查机构(SIA)近期发起突击行动,打击涉嫌利用加密货币资助跨境激进活动的网络。
网络犯罪:涉及加密货币的跨境诈骗、骡子账户及通讯软件金融机器人案件激增,FATF已警示恐怖组织正利用电商平台与加密资产筹措资金。
全球加密监管趋势
印度对币安和WazirX的调查与国际动向形成呼应。美国司法部近期瓦解三个涉恐加密融资网络,欧盟AMLA强化全境牌照管理。各国正寻求创新监管与金融安全的平衡点,遏制非法资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