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星州民主党推动加密货币自助终端监管法案
在诈骗相关损失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威斯康星州民主党人在提交第384号议会法案数周后,又提出了配套的第386号参议院法案,旨在加强对加密货币自助终端的监管。提案要求加密货币终端和ATM机必须持有资金传输许可证,并在州金融机构银行司现行法律框架下实施额外监管。
新规核心内容
提案规定零售加密货币站点需执行严格的"了解你的客户"(KYC)验证程序,并对每位客户设置每日1000美元的交易限额。手续费上限设定为交易金额的3%或5美元(以较低者为准)。同时要求所有加密货币终端必须展示"防诈骗警示",提醒用户警惕冒充亲友、慈善机构或政府人员的诈骗行为。
民主党立法者认为,当前遍布全美杂货店和加油站的加密货币终端急需监管。数据显示,仅威斯康星州就部署有近582台比特币ATM机。
立法背景与补救措施
立法者表示此举是针对2024年全美诈骗案件激增的应对措施,这些案件已造成受害者近2.47亿美元损失。新规要求在30天内报告诈骗的受害者可获得退款,并允许执法部门像传统银行业务那样追踪资金流向。
立法者警示科技双刃剑效应
州参议员罗伊斯警告称,虽然新兴技术令人兴奋,但同时也为诈骗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她希望参议院同僚能在本次会期对这些激增的加密货币诈骗案件采取行动。
罗伊斯指出,许多外形类似ATM机的加密货币终端规避了大量监管。她强调各州需要加强消费者保护,因为加密货币终端的防护措施远比公众想象的更不透明且缺乏监管。这位参议员明确表示希望威斯康星州的加密货币消费者"同样受到保护"。
执法部门敲响警钟
伍德县警长办公室调查员斯科特·戈德伯格警长透露,诈骗案件中单次损失金额从2000美元到超过6万美元不等。他表示加密货币终端相关的诈骗投诉始于两年前,但强调案件发生频率不如单次损失金额值得关注。
"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伍德县就人口而言只是本州中等规模县,我无法想象戴恩县、密尔沃基县这些人口密集区,或者福克斯谷地区的情况会有多严重。"
戈德伯格坦言诈骗无处不在,但执法部门的干预能力有限。他郑重提醒消费者保持警惕,遇到可疑情况时应立即暂停交易,并直接联系银行和执法机构。
行业专家支持监管框架
数字南方信托总监迪利普·库马尔认为,虽然法案限制了大额交易,但有助于建立公众信任。他指出这些规定虽会降低匿名性,却能为加密货币在日常交易中更安全可靠的应用铺平道路。
罗伊斯参议员强调,每个人都应享有自主支配资金的权利,而不必担心被诈骗分子洗劫一空。加密货币交易所联合创始人阿琼·维贾伊则指出,缺乏严格KYC协议的实体终端经常涉及非法活动和洗钱行为。
法案技术细节
威斯康星州立法者特别说明这是反诈骗法案而非反加密货币法案。提案要求终端运营商收集并核验用户的完整法定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居住地址和电子邮箱,同时必须获取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护照或驾驶执照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