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XRP跌破2.20美元关口:Evernorth转移2.8亿美元之际,Ripple市值突破950亿美元里程碑

2025-11-07 22:13:21
收藏

核心要点

XRP价格在下跌超2%后徘徊于2.15美元附近,技术指标显示看跌信号。Evernorth Holdings在内部钱包间转移了价值2.8亿美元的XRP。Ripple支付网络2025年处理量突破950亿美元。Ripple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为XRPL的设计及其社区导向模式辩护。

尽管Ripple在跨境支付领域创下历史记录且机构兴趣增长,XRP的市场结构仍显脆弱。该代币日内下跌超2%后交易价约2.15美元,延续了数周下行趋势。最新币安日线图显示XRP难以守住2.20美元支撑位,动量指标表明买方信心不足。相对强弱指数(RSI)跌至35显示看空情绪加剧,而MACD线持续低于零轴,暗示若测试2.00美元关口可能加剧跌势。

Evernorth的2.8亿美元转账引质疑

当前波动始于区块链数据追踪机构披露11月7日一笔涉及1.267亿枚XRP(约2.8亿美元)的大额转移。最初猜测可能是巨鲸抛售,但链上分析师随后确认该转账源于Ripple支持的财政公司Evernorth Holdings。

进一步调查显示收发钱包均由Evernorth控制,属内部调配而非对外抛售。新地址通过BitGo于11月5日创建,现持有全部1.267亿枚XRP,而Evernorth主钱包仍控制超2.6亿枚,总储备超4.7亿枚。

Evernorth正为与Armada Acquisition Corp II合并加速囤积XRP,合并后将以代码XRPN登陆纳斯达克。Ripple预计将向该公司注资1.267亿枚XRP,按1:1换取A类XRPN普通股。此举旨在使Evernorth成为市场最大XRP财政工具之一。

Ripple创950亿美元支付记录强化应用叙事

Evernorth钱包异动恰逢Ripple公布重大进展:2025年其支付网络处理量突破950亿美元,创区块链结算年度纪录。这一增长源于Ripple将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Rail整合至Ripple Payments,支持RLUSD和XRP双流动性资产转移。公司持有的75张全球监管牌照使金融机构可实现无中介直连结算。

分析师Vincent Van Code估算950亿美元支付量产生约4亿美元链上费用,表明企业级支付采用率提升。但部分投资者仍质疑Ripple400亿美元估值是否反映真实效用,抑或主要依赖XRP持仓。

Ripple近期5亿美元融资吸引Brevan Howard、Citadel Securities关联机构等参与。批评者认为其估值可能来自XRP折价获取权,而非直接交易费收入。

CTO Schwartz:"真实利益相关者是用户而非投机者"

针对Ripple价值与XRP效用的争议,首席技术官David Schwartz强调XRPL的真实利益相关者是将网络用于支付、代币转移或节点运营的实用者,而非逐利者。

他辩护称不补偿验证节点的设计避免了交易中间商抽成,体现了XRPL自足与去中心化理念,让用户能"成为自己的银行"。此番言论回应了风投对"Ripple生态除XRP投机外缺乏有机活动"的批评。Schwartz指出XRPL每笔低于1美分的交易费是刻意设计的效率体现。

市场展望:企业进展难掩技术面脆弱

尽管Ripple取得里程碑式发展,XRP市场仍承压。日线图上XRP自10月初持续位于50日与100日均线下方,RSI逼近超卖区显示空头主导,MACD柱状图红色延续表明反弹动能衰减。

分析师警告若失守2.10-2.20美元区间,下一关键支撑位于2.00美元心理关口;反之需突破2.35美元才能确认短期反转。虽然Evernorth合并与Ripple支付增长彰显生态发展,交易者仍持谨慎态度——除非链上活动持续增长且技术面修复,否则反弹或仅为短暂喘息。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